你所认为的都是错的——河南王振东《学与教的心理学》序言—6
2022-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攀东者
这本书的初体验:课本首页居然写着“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我第一反应是不是买错了,毕竟买个教材是很难理解透的,目前处于一个无人监管,没人辅导的自我革命期。但读了目录和序言,感觉很少有一本书可以这么吸引人,就前6页的结论就足以我想他一阵子。
1.国外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相关。第一条就把我的的观念颠覆,我是一个学历论者,通常情况下谁的学历越高,我认为越值得认信服,但这本书给出的结论却是当智力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之后,他不再起关键作用,而其他认知因素或人格特征就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前面已说我是一个“学历论”者,我始终认为学历高者就带有某种学历低者不具有的能力。看到此篇论作,肯定会有人认为“关键水平”是什么,是不是还是指学历,这个关键水平目前还没有读完书,不得而知,但可以保证的去肯定不是指学历。
2.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准备一桶水。但国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有一次打破我的三观,教师的知识水平都与学生的成绩无关,那么是不是我们四有好老师中的扎实学时就不起作用了呢?肯定不是。我目前的猜测是,教师的水平对只有在某一关键水平以下,才对教学效果有影响,超过了某种适当水平,就不再产生显著影响。
3.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对教学才有效果?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这段话中的中心词汇够想要思考的老师思考一阵了,我想很多词汇也不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