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世间万物生始,从此梦里见寻首页之约

弱者不会向弱者求助

2018-10-01  本文已影响35人  阿多不嫌多

题记:

        作为善良的一方,弱者不会像弱者求助,与其求助弱者,不如直接求助于自己。

        作为不善的一方,他们往往会扮猪吃虎,求助于弱小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文:

        从初中开始,我基本上就脱离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想着离家三百多里的距离,父母的手就是再怎么长也该是望洋兴叹了。这个时候距离就显出来了它的魅力,距离产生美,每一次回家都有一种皇子般的待遇,想想以前小学的时候,简直是不能做来比较的。当然还有一点好处,就是自己相对来说凭空多了些自由,好多事情自己都能做主了。

        人常说:学生娃儿心善,这一点我是即赞同又否定的,作为一个曾经的学生君,由开始的热心到最后的漠视,如果说是长大了的表现,也许有些为自己开脱的嫌疑,但无论如何自己的善意再也不会像春天里的细雨那般随意了。

        以前懵懵懂懂,总以为向自己求助的人该是处于怎样的一种万般无奈,若非如此他们又何必放下自尊而同一个弱弱的学生低下头呢?所以潜意思里对他们基本上是不设防的,遇到乞讨的人,那时的脚步也总会放的很缓慢,从兜里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分给他们一些,当然这一切都是上了初中以后的事情了。

       

来自网络

        依稀见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帮助向我求助的人,他们是一对老夫妻,哦,至于长相吗?十几年前的事,而且对于一个有点脸盲的人来说,那种胡编乱造似的回忆实在痛苦的很。当时的我刚刚从汽车站出来,准备坐公交车到学校里去,走在街道的一侧,突然间有人拦住了我,仔细打量原来是一对穿着很朴素爷爷奶奶辈似的夫妻,当时的自己就是这么先入为主的下了结论。他们看似很为难,但还是张了口,“小伙子我们是来找亲戚的,结果身上的钱花光了,已经有一天没吃饭了,你行行好,能不能给我们十块钱好去吃饭?”一听到这里,心里的同情心立即就泛滥开了,翻翻钱包,刚从家里返校,除了坐汽车找的五十元,剩下的就是两张毛爷爷了,“嗯,爷爷奶奶,多了也没有了,给这是五十元…”说实话当时究竟是如何说的,他们又是如何感谢我的,嘿,还真是模糊的就快要消散了,只是记得那一个月我过得真是有点拮据,无来由的做了一次吃土的地主了。

        第一次做主帮助他人,心里真是有了一种喝了蜜似的甜,开心了好久的时间,但是对于这个秘密我是一直守口至今的,一来怕别人说我傻,二则是内心的小九九在作怪。如今细细想来,这样的事情我该是再也难以复制了。

        初中的时候,班里的气氛比较轻松,那时的老师虽然也很严厉,但是大多很可爱,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很是开明的,所以在他的默许之下,每天吃过饭我们都会有半个小时左右看电视的时间,至于什么内容,只要是不妨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都可以。有的时候,我们会看些时事政治,有的时候也会刷一些电视剧……

        有一天不知怎地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是在某某地方有一个家家都是小洋楼的空心村子,最后一调查说是“村民们都出去乞讨赚钱了”,心里当时就一阵咯噔,这也能作为一份工作?乞讨难道不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万般无奈的选择吗?也没多想,只是从此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里埋藏了一根刺,即使是我自己当时也是不曾知晓的一根刺。

        渐渐的随着年龄的递增,阅历也在不断的丰富着,从初中开始到大学,这一段时间,也帮助过不少向自己求助的人,至于有几次是解人于困境,又有几次是成全了他人的工作,谁又能真的有心于此去调查过呢?

        大学最后的一次寒假,由于要做毕业实验,所以比其他同学走的都要晚些,当时学校的食堂也都关闭了,所幸学校对面的美食街还在热闹着。有一天,我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间从街道上,窜进来一个中年大叔,人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普通一声他的膝盖先着地了,紧着又是打板子,又是一阵不知演练过多少次的说词突突而出,一阵厌恶之情油然而生,有手有脚,怎地如此没了尊严,出去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也不至于抢了那些真的走投无路人的饭碗。当时还有人在那苦口婆心的劝他,幸而老板许是见多了,狰狞起面孔来,直接简单粗暴的轰走了那人。

        这件事情虽说过去了好久,但是给我的记忆就像狗皮膏药似难以清除,也许正是从这以后,我学会了区别对待,不再是以前的随意大方了,再说我也只是一个在生活的大海里拼命划桨的一员,哪里有的如此闲情逸致去关注这些事情呢?索性在心里暗暗的嘱托自己,以后凡是此等事情皆不要再去管了,毕竟在如此信息发达的社会,有的时候再是窘迫也不会如此的,由己而思人,我是很难放下尊严而去求助一个看似和我差不多人,甚至是一个学生似的弱者。

        高中的暑假,我一般是闲不住的,不是约几个好友一起出去穷游,就是到比较投缘的亲戚家住上个十天半月,当时最爱去姥姥家和小叔叔家。去姥姥家,是因为喜欢姥姥给我讲以前的往事。去小叔叔家,则是贪图大城市的繁华,小叔叔在上海,每一次去都是兴趣满满的,当时他们白天还要去上班,所以我很是自由的,经常一个人留恋在上海的大小弄堂里,亦或者驻足于三五十公里外古镇的小桥上。出去玩的多,见识的人与事自然也就多了,记得当时上海地铁口,流行着一种现象,一开始不了解内情,我还被人当做一回大猪蹄似的笨蛋呢!

       

来自网络

        有一次,我靠在地铁出口附近的墙壁上,低头摆弄着手机,突然感觉有一个人在看着我,蓦地一抬头,看向对方,对方倒也老道的很,一点也不羞涩,就是接下来的剧情,有点跑偏了。只见对面的异性同胞,面带为难之色的向我求助“能不能借给我10元钱,我身上没有带钱,没有办法坐车”嗯~?看着她那种窘迫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就给了她10元钱,结果呢?在我出去游玩回来,再一次经过的时候,她又向我摆起了那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哦,她是脸盲吗?不是,但她确实也不认识我,不过也可以理解这是她的工作,每天见识那么多的客户,怎么可能单单对我有印象呢?

        我不是一个喜欢争执的人,也不善于此道,当时并未揭穿她的可恶行为,当然也不会再次傻到给她钱,就这样,彼此在厌恶中错过了。后来也遇到过好多类似的情况,类似的借口,有的时候就忍不住想,难道这些人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吗?拜托就是行骗,能不能努力些!不过后来这种情况,在上海地铁口附近就基本上绝迹了,不知道是因为我长的越发成熟,一看就不像小白兔了?还是,智能手机越来越便捷化,说实话智能手机方便的有点令人发指了,相信这一点小偷们该是深有感触的,毕竟生意不好做了。

        弱者不会向弱者求助的,即使对方看似和自己在同一片天空下。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尊严,正是由于这份自尊,我们的内心才不允许轻易把自己丢在了别人的脚下。相反对于向强者求助,大多数人的内心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反抗,毕竟无论承认与否,自己的那片天空就在人家的脚下。

      有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是活在现代的古人,时下比较流行的游戏,一概不曾玩过,即使能对里面的人物道出些个一二三,但就是不怎么感冒。不过我倒挺喜欢在网上看看帖子,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偶尔兴趣来了自己也能捣腾出几篇,亦或胡乱写出几行小诗。

       

来自网络

        常常在网络里行走的我,即使不曾经历过别人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但是看看他们分享的经历,倒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阅读。有一天,无所目的打开手机的我,突然看到一则关于拐卖人口的帖子,一开始还以为是拐卖儿童的,不曾想是关于成人的。帖子里的分享者们,不是亲身经历过险些被拐的,就是身边不远处所发生的,看过她们分享的内容后,内心的愤怒是难以抑制的,相信如果当时遇到了这些可鄙的人,定会对他们拳脚以向的。

      不知道何时何地看到过一句话“不要试图去测量人性的底线,因为你会因此而怀疑这个世界是否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想来此话即使有些极端,但未尝没有道理,因为一度我是深有此感的!骗子们是如何升级他们的骗术的呢?骗术,何为骗术?就是打破人们心里的警惕性,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丑恶目的。

       

来自网络

        时代在发展,骗术也在发展,骗子们呢?又有了新的目标,大学里单纯的学生们,他们一人或者几人徘徊在大学城附近,寻找着目标,特别是落单柔弱的小女生,一旦觉得有成事的可能,便会有两个上了年纪的,穿着有点邋遢的老年人,以一副可怜的样子上前搭讪目标人物,什么理由呢?“什么来寻找上学的子女,没找到,身上又没有钱了,两天没有吃饭,希望善良的姑娘行行好”,一般人最多的怀疑不过就是想骗几个自己的零花钱而已,看到可怜的老年人,大多人估计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毕竟不能因为担心害怕被骗,就忽略一些切实需要帮助的人,想来多数人的内心都还是美好的。

      一般情况下,估计都会拿出一些钱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会耽误自己的事情,二来他们也可以自己选择吃些什么,但是这个时候的骗子们,可不是骗钱那么简单的,他们骗得是你的人。于是,他们绝对会拒绝你的好意,然后再摆出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说什么“我们不要你的钱,真的不是图你的钱,你看前面有一个面馆,到那里你帮我们买两碗面就好了”,一听这话,估计一般小女生的警惕性顷刻间荡然无存了,随着他们给你指出的方向看去,往往那种面馆是很破旧的,而且门前人很少的,有些爱干净的小姑娘,恭喜,你基本上会失去入选的资格了,人又不傻,一旦有了怀疑之心,就不会再轻易让自己涉入险地了。这些骗子们,总是会想法设法的让目标人物进入他们所指定的小店,进去之后,就会晕倒,在醒来就是换了天地,被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等待着做他人的新娘。

       

来自网络

        人性的底线何在?那些骗子又是如何心安理得的利用这些善良的人来达成自己那肮脏的目的呢?

        弱者不会向弱者求助,尤其是心存善良之念、固守自尊之心的人,表面上向弱者求助的弱者,内心该许不是一番平平静静的,要么自尊之心早已被自己丢弃,要么是内里别有一番旁的打算。

        对于我来说,许是长大成熟了,亦或是真的变得冷漠无情,至少不会在轻易相应那些看起来应该被帮助的可怜人儿。救助他人该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因为被需要也是一种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但是,有些不辩真情的善良,还是请收起来吧,因为它们于小了说不过是花钱当了回傻瓜,于大了很可能让自己深陷泥潭而不得逃脱。

        弱者不会轻易向弱者求助,即使深处困境,由己思人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