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我等不爱学习之人始料未及的!在追古装剧,有关书生的一些台词,都免不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出现,确实书中的黄金屋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并拥有的。
小时候,读书学的古文什么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用的,从来都没有想过对自己生活有引导作用,更不曾想过其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预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生活的人都是适用的,而且应该用来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为什么?说说我的见解吧!
结婚后,因为我家那个人要上班,经常性的家里就剩我跟家婆,现在多了圆圆宝宝,跟家婆一年多的闲聊中,我对未成见过面的家公有了一个形象,中了“死于安乐”!
虽说他们说他是因为病离世的,但是人一旦无所事事不求上进久了,疾病就会缠身来,过度的放纵自己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慢性自杀!六十多岁就走了,正是要享福的时候啊!
人活着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如果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话,迟早是会被自己的懒惰害死的,上天给我们的其实是公平的,只不过是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含着铁钥匙出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
前者如果不奋斗,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坐吃山空还算好的了,但家里万一有什么变故,可能就是一夜之间变成“负翁”,不过有钱人一般从小家里都会给上“守富”这一课的,钱再多也不大风刮来的!我认识一个说他家里的钱可以够他吃十辈子都吃不完的人,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自己创业,二十多岁就拥有自己的公司,担负着公司员工生计的使命感为之奋斗!
后者如果不奋斗,也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本来就穷,循环下去还可能会疾病缠身,雪上加霜,各种未交的单据堆积如山,最终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堕落到下一个囧的层面!相反如果知道家境贫寒,从小就认真读书学生,成绩优异,出社会不管是就业或者创业都可以带着家里“咸鱼翻身”!
不奋斗的例子,比如我爸爸,听说年轻时也出去闯荡过,只不过熬不了苦,就回家守着我奶奶的小卖部过日子。四十多岁才相亲跟我妈妈结婚,婚后在村里连地都不要,就守着小卖部!我十岁前,小卖部还是能赚点小钱的,后面随着时代发展,村里从我们一家小卖部发展到三四家小卖部,饼就这么大分的人多了,每个人能吃到的就少了!
再发展到现在,村里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出去打工或者去外面买房了,就剩一些老人小孩。家里小卖部还开着,只不过是一天都没有人来光顾的,很多货品都囤过期了,他还天天想着拿货回来,还说别人抢他生意了,要报警去捉别人,不然就是拿钥匙开车去拿货,我妈妈把钥匙藏起来了,他就到处找钥匙,家里找不到就去别人家找钥匙,反正看到钥匙不管是不是他的,都放到口袋里,回来尝试开他的电车去拿货!
今年75岁了,这个年龄还天天想着小卖部要赚钱的事情,年轻时都干什么去了?真的是天大的讽刺!是的,他现在有点老人痴呆了,也许守着小卖部就是他唯一活头了,几度中风身体僵硬,过几天又好了又开始折腾,就是苦了我妈妈,天天守着他,自从嫁给他就一直给他做免费保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再来说说在农村的一个朋友,我们是同村的,也是曾经的同班同学,她爸爸妈妈为了赚钱承包了村里好多地种水稻还承包一片香蕉园,小时候没少吃他们家的香蕉,哈哈哈!她也是我曾经无话不谈的闺蜜,只不过她从小的志向就比我高,成绩优异,本科专供医学,毕业在一家医药公司实习。听说全班五十多个同学,就她一个从事本专业工作,其他同学都转行了!
奋斗三年,全款有了她人生中“小三”——正红色的人字车标的车!奋斗到现在,真的是家庭事业双丰收,老公是她高中同学,研究生一毕业他们就结婚了,有两处房产,一处是婚前她买的,一处是婚后买的。娘家房子重新返修过嫌小,又在村里买了一块地,盖一户小园子尚未完工,弟弟经营一个球场地,听说是在她买“小三”的时候一起投资的,现在也做得风生水起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谨记在心的常识,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智慧,生而为人,来人间一趟不能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要寻找自己的使命感,拯救不了世界,也可以拯救自己啊!你们说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1537/7f950c9199cd51a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