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婚姻育儿

(育儿31)有滋有味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57人  盛开的秋兰

文/张秋兰

某个午后,无意间翻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那是我大学二年级写的:

“国庆节,我许下一些心愿,希望有一天会完成:1、买一个相机,拍一些回忆;2、有足够的钱,可以行走天涯;3、有一个真心相待的爱人;4、无论发生什么,要对生活保持着感恩和希望;5、站在伤害侮辱过自己的人面前,能够一笑而过;6、用爱,多情地面对人生的起伏跌宕;7、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8、每一时刻,心里装着父母,并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9、无论身在何方,周围都有两三个知己;10、拥有健康的身体,不让家人忧心,即便到了晚年,依然能够和爱人携手走世界。”这些文字看得我心潮如水。

眼里噙满泪水,没想到时隔十年,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为人师的我,对照这些心愿,竟然完成了大半。

当年的我,面对未知的未来,总是许下一个又一个心愿。至于什么时间可以还愿,内心却无法盘算。时间如水,没想到竟把我推到了一个曾经我期望的路口,微笑悄然爬上我的脸庞。

回头看八个月的儿子,他正在奶奶的怀里高兴地跳跃,我对他笑,他要粘我,倾着身子要我抱,我便洗好手,把他放到床上玩玩具。

儿子坐着,低头看看这个,抓抓那个,还要拿起来摇一摇,听到声音就转头看看我。我对他笑,有时亲亲他,他咧开嘴笑。等他坐累了,身体往后倒,正好倒在我的肚子上,我低头冲他打个招呼,他的头亦仰着看我一下,然后把屁股往下一滑,将头枕在我的大腿上,手里拿着玩具轻轻地摇着。过了一会儿,我感觉他的脖子会不舒服,便把他扶起来坐着,谁知,他坐一会儿之后一下子又像之前一般躺下了,如是者三,我便随顺他的举动。过了一会儿,或许他躺累了,他把头抬起来,整个身子使劲要翻起来,我就轻轻地给他添一点力。

对照心愿,发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没有达标。不知为何,生完儿子之后,我的胃愈来愈弱。有好几次,晚饭过后,我的肚子翻江倒海般难受。有一次,我搂着儿子睡,胃部剧痛,我怕惊醒他,就用手使劲压着疼痛的地方,反复几次,嘴巴泛酸水,吐得一塌糊涂,连续三次,把胃掏空,整个身体呈虚弱状态,后因爷爷通过按摩几个关键穴位(足三里和列缺穴等),胃才舒服好多。

不过,自从有了儿子,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饮食方面,儿子的食物除了母乳,开始添加辅食。我们给他吃什么,他很配合,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奶奶做了炒面片,刚把饭端到桌子上,儿子一见,急了,使劲往饭桌上倾着身子,还伸着一只手要去抓,嘴里“嗯啊”着不停,我连忙把他往外面抱,并说让奶奶先吃。儿子不干了,拍着我的脖子,又踢腿,一把抓过我的头发,直抱着我的脸啃起来,竟然还哭了。奶奶在后面喊:“抱来吧,你让他看见了,抱出去能行吗?”奶奶准备了三片软的、薄的面片,用菜刀切碎了,还加了点面汤,我抱着儿子,一勺一勺喂给他吃。

儿子的吃相还挺急躁,要满勺满勺地喂,如果舀得太少或喂的时间久了点,他便要闹一闹。

有时,奶奶没有舀好饭,儿子硬要到跟前仔细端详一番,手要抓,如果不让他看,稍微把他抱远一点,他就要闹脾气。但是,他要是先吃饱了,就安静地看我们吃,一点不闹偶尔自顾自耍。

儿子吃东西时吃得特别享受,食物伸到他嘴边,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吃到食物,吧嗒吧嗒着嘴,脸上浮现笑意,好似在品味美食,又仿若在说“啊,东西真香”。他会吃好多温软的食物:馒头屑、苹果泥、蒸南瓜、蒸胡萝卜、蒸土豆、软面片、干馍馍、面糊糊、青菜汤、西红柿汤、西瓜、豆浆、米糊、面汤、米汤。

互动方面,儿子的肢体语言多了,他喜欢用手把抱着他的人推开,想下地走路。他越推,抱他的人越要用力保护,有时他特别喜欢跳,把抱他的人弄得汗流浃背。

儿子很认真听别人讲话或说故事。有一次先生讲《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和《张大巴掌》,他歪着头,一直盯着爸爸看,连旁边的奶奶也笑了,说:“家润不但听得认真,还仔细观察爸爸的嘴型呢!”

儿子喜欢人多的地方,每次出去,看到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便笑得灿烂,大叫着,挥舞双手,走近跟前,抓她们的手,许久不放开,也不怕生人,碰见人,主动跟人微笑。

八个月的儿子开始粘我了,他一听到我的声音或看见我,就想让我抱。有时因为我要洗衣服或上厕所,来不及抱他,他便哭得很伤心。有时玩久了,见我不在,还闹着要找妈妈呢。

我每天要上班,哪能时刻呆在儿子身边?据说,为了照看好孩子,女人天生就会用余光看人,即使眼睛不盯着对方,也能用眼角的余光扫视对方在做些什么。可能,这些能力在看护孩子时训练得特别多吧。

抱着儿子,查看他的表情,只要他把头摇晃几下,我便得知他在打尿颤,我赶紧帮他把尿,果然,飞流直下两三尺。

以前,看别人带小孩时发觉对方能够根据小孩的喜怒哀乐判断孩子的需求,我特别佩服对方。如今有了儿子,我似乎亦拥有这样一种能力。不知谁说,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10岁而乖,15岁而聪,20岁而甜,25岁而美,30岁而媚,35岁而庄,40岁而强,45岁而贤,50岁而润,55岁而醇,60岁而慈。

看到儿子笑得天真可爱,属于我的美好年龄,我不知不觉开怀大笑。

儿子一天天成长,我们全家人做回学生。先生和爷爷看《名人教子故事》,我读森田友代的《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孙云晓的《拯救男孩》和《不是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家庭教育。

当我扎入学习的世界,日子精彩纷呈。我深知,只要我好好学习,儿子就天天向上。

频繁的沟通,简易的素食,会心的微笑,渐渐成为我们一家人的习惯。我在这种日常琐碎里,用自己的爱,过着有滋有味的流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