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层次上来与孩子对话
与孩子的沟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表达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
2.分享喜悦。
3.寻求认同,期待赞扬。
4.寻求帮助。
我们在听孩子声音的过程中,要针对孩子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回应,和孩子处在一个频道上回应他,会使沟通顺畅、有效。
一、孩子闹情绪的时候,用接纳进行回应
首先是对孩子情绪的回应。我们经常用“6月的天,孩子的脸”来说6月天气的变化无常,这个也说明了孩子的情绪是变化多端,令人防不胜防的。
遇到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怎么办?
周日下午3点,儿子要参加跆拳道的训练。中午1点吃完午饭后,他妈妈让他睡一会儿觉,到2:30起床,收拾一下,拿好衣服去训练。在睡觉以前儿子非常爽快的答应去,自己玩了一会儿就洗刷睡午觉。
到了2:20分,我喊他起床,他磨磨蹭蹭就是不肯起床。磨蹭了一会儿,知道无法再赖床后就坐了起来,但是坐起来后就开始掉眼泪,说不去上课了。
我问不去训练的原因是什么啊,是因为怕迟到,还是因为怕累,还是因为身体不舒服?
儿子就是不说话,在那里吧嗒吧嗒掉眼泪。
问了几遍就是不说,我火气“噌”一下就上来了,开始喊道,“赶紧起来,穿好衣服去训练,必须的,不去肯定不行”。
这么一说孩子就更加不愿意起床。
爱人当时就告诉我别喊,他就是起床闹点小情绪,安慰一下就好,喊只会适得其反。
在处理情绪方面我真的不擅长,当时我爱人的处理方式是对的,先安抚他的情绪,然后再处理去或者不去的事情。
处理事情前先接纳情绪。
现在国际上有一些对于叙事的研究认为,每一个故事后面都有一个正向的动机,我们经常说孩子闹情绪时候就说孩子你看你那些小故事,那么在这里这些小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动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首先接纳他的这个动机,也就是首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才能寻找后续的解决方法。
下面这个实例,大家可能都遇到过,就是当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个东西,比如冰激凌、一个气球等食物或者玩具,当这些东西丢失或者损坏的时候,孩子就会因为难过而闹情绪。一般家长都会直接处理事情,说不就是一个冰激凌、或者一个气球吗,我帮你再买一个或者做一个,但是孩子情绪上来后,就会说我就要那一个。家长就会说哪个不是一样的啊,再来一个就好,又哭又闹,至于吗。由于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安抚,因此听着父母的话后就可能就会升级,变为又哭又闹,家长这个时候的处理方式也跟着升级,变为你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怎么这么无理取闹的斥责等等,从对事情的处理变为了对孩子贴标签。
更好的做法,需要尝试先缓和其情绪,比如和孩子说,宝贝,这个掉了,心疼了,难过了,我能够感觉到你难过。也可能不需要说话,只要抱抱孩子,拍拍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和他在一起就好。
当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再问孩子,这个已经摔坏了,不能吃了、不能用了,你打算怎么办?
因为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后续的处理可能就会容易很多,一般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
二、孩子分享喜悦的时候,通过沉默和非言语信息回应
有好东西,孩子都特别喜欢分享给其他人,尤其是他喜欢、信任的人。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家孩子特别乐于和我一起读他喜欢的书,比如最近喜欢读的是一本名为《世界兵器》的书籍,里面有很多飞机、坦克和机枪等。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在分享喜悦的过程,我们应该陪着他一起高兴,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共同喜悦。
最简单的办法是最简单的语句、沉默或者非言语信息等来进行回应。
比如我们家孩子和我说那个飞机厉害的时候,我就会使用:“哦!”、“嗯!”、“啊?”等一个字来回应,或者通过“微笑”、“点头”来回应他。
当孩子自己享受喜悦、快乐的时候,他需要你的陪同、你的认同。这是我们只要看着他,让他知道我们此时和他一起享受着他的喜悦就好。
三、期待赞扬或认同的时候,通过实质性的赞扬来回应
还有很多时候孩子找我们说话,是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取赞扬或者认同,当获得了赞扬和认同后,他会更加努力地做得到称赞或者表扬的事情。
我儿子经常会让我看他用积木搭建的汽车、坦克、飞机,或者用纸折的飞机,或者是自己画的画。
在这个时候,我经常会表扬他,表扬他的时候我一般会这么说:
“你这个坦克看起来很漂亮的样子,上边有很多炮。”
或者是说“你这个汽车看起来很酷啊!”
又或者是“你的画颜色搭配的很好啊!”
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所表扬、称赞的是他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产品,不用直接表扬人,表扬人一次还可以,但是多了他都不知道我们肯定了他的什么内容。
经常出现的误区是你做的什么啊,这么难看,本来孩子满怀希望的来找我们,获得我们的认同和称赞,但是一下就打击了孩子的热情,后面就会逐渐发展到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慢慢地丧失了创造性、好奇心。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是我们忽略孩子,我们很多人认为孩子做的都是小孩子的玩意,让他自己弄就好,正好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他有个东西玩,不用来烦我们就好。含糊地对孩子说你玩自己的、你做的都很好、你很好,赶紧将孩子糊弄过去。
德国和美国都做过一个研究,就是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在三岁前与父母互动而接受的母语词汇的数量有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3000万个!
3000万个词汇,决定了孩子在成人后的智力的巨大差异。
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在德国、美国,在国内这个鸿沟也越来越明显,未来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实际上体现在了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所接受的关注程度的巨大差异上。
所以现在社会上有一句话很火,“母亲的差异就是未来孩子的差异”。
四、寻求帮助的时候,通过倾听诊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孩子还有一些和我们交流的信息是寻求我们的帮助。
我家孩子在小学二年级上学期,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就会问我们该怎么做。
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当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在一开始都是非常积极的、认真地、全心全意地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一遍一遍,将题目掰开了、揉碎了,直到孩子会做为止。
孩子遇到下一个题目的时候,我们还会重复这个过程。
当孩子再遇到一个同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就会说,都和你说过了,怎么还不会,一般还会耐着性子讲一遍。
但是当孩子再问的时候,再一再二不再三的原则就会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这个时候最常出现就是直接给孩子扣帽子,贴标签,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啊,你是不是听我讲啊,你是不是不用心啊,你耳朵长哪里去了,你没长脑子啊等等不一而足。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问我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越来越厌学,家长越来越生气,越生气就越骂孩子,将来孩子就逐渐变成了脑子笨、不适合读书、榆木脑袋、孩子智力有问题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像一个拳击靶子,打一下,我们回应一下。
要改变这歌,我们要听的是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我们家孩子问我的时候我刚开始也像上面说的一样,就针对孩子的问题讲,但是遇到下一个题目仍然不会。
后面当孩子问我的时候,我就仔细地观察孩子,先不说怎么做,但要求孩子自己读一遍题目,读完后问孩子会不会,如果还不行就要求孩子再读一遍,再读一遍,让孩子自己来解决。
一般情况下,孩子读两三遍题目后基本上会解题,即使是出错了,我也会知道到底是理解题目的错误、是计算的错误、是关系的不清楚等等,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纠正他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家孩子不会做应用题,其原因在学校里老师帮着他读题,回家妈妈帮着读题,在读题的过程中老师和妈妈不自觉就将题目中的重点说出来,这就造成了孩子在有人读题的时候会,不读就不会。
通过倾听,而不是急于给出答案,急于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这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做法就是当一个闭嘴和尚,不说话,让孩子自己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