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随笔散文

聚谈提萃录:知识谱系学的现实意义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40人  李野航

      有朋友劝我:别再“拥护”某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了,因为这和大伙的认识不同。大伙都说他坏,你却说他好。

  对于“大伙”的意见是:如果这个“大伙”缺乏一种源自尼采与福柯的“知识谱系学”的思考维度,则“大伙”的意见不听可也。

  比如,今天街上许多的人们基于某种他们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动机而或者极力诋毁或极力赞颂某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们因为对此历史人物所抱持的观点不同而分裂为情绪对立的阵营。他们都认为掌握了关于此历史人物更真实的“史料”,因而更有理由判断此历史人物是“好人”或者“坏人”。因此上,他们于是乎观点对立,相持不下。可我想说的是:认为某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是“好人”或“坏人”这个表述就根本错了。因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他们不过是历史“戏剧”的“道具”而已。就如拿破仑所言:“皇帝,不过是历史的奴仆”。而吾人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人“好”或“坏”,其实跟那个被指涉的具体人物一点关系也没有,吾人的“相信”其实表达的是吾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辩解。换言之,相信某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好”的人,不过是因为关于那个人物的“好”的叙事支撑了当前处境中的自我对自我处境的说明。反之可以类推。

  比如,有人会认为“革命”这种事情根本上就是不应该的,因而过去那些搞革命的人根本上就是应该被否定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观点是否正确纯属伪命题。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他是从旧世界过来的人,他的潜台词是:被革命所摧毁的那个世界好得很,因为自己是那个旧世界以及旧秩序的受益者。而在旧世界以及旧世界中的穷人们的痛苦既然自己毫无感受、那就是虚幻不实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比较年轻、根本对旧世界一无所知,那么,他的潜台词是:我现在的日子就挺好的,而现在穷人们的痛苦是不存在的,因而但愿这样的好日子不会被可能的来自穷人们的“革命”需要所搅扰。 他们的这一观点正确吗?其实根本不是正不正确的问题,问题在于他们对既有世界秩序是十分满意的,谢天谢地、至少眼下上帝没有让他遭受到来自既有世界秩序带来的不幸和痛苦。

  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那些诅咒“革命”的人恰恰也是当下现实秩序的受苦者,他们诋毁“革命”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其实人们可以免除革命带来的阵痛也可以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只要把别国现成的社会进步的成果拿过来就行。这种想法实在未免幼稚。这种观点就好像是自己吃饭拉稀,看见别人吃饭没有拉稀,就假定吃别人的饭永不拉稀一般。却不知,别人其实已经拉过无数次稀了(比如两次世界大战)。

  一切的“叙事”,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处境的说明和辩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是一种典型的叙事。那些为命运女神所特别青睐的“岁月静好”之人,他们拥护现状,诅咒那些破坏旧秩序之既定状况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言论不但不能说不合理,反而恰恰非常合理。只是他们所选择的“叙事”的基本前提是命运女神永远青睐他们,而不是有朝一日抛弃他们、把他们一棍子打入到穷人的队伍中去、因而忍受那“将伯谁呼”之苦。

  历史人物之是非功过早已随时间逝去。可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彻底否定之,就意味着肯定其所反对的东西。否定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根本逻辑作对的历史人物,就是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根本逻辑的肯定。而除了那些稳稳当当当官做老爷、或从金融游戏中永远大捞一把的“巨鳄”们,谁敢说自己不会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牺牲品呢?而那些其实正在被既定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之旧秩序(实际上的)所危害着的人,也跟着“大伙” 将历史上那些个反抗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之根本秩序的人当做“坏蛋”来骂、以期不被“大伙”落下,他们就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选错了“叙事”了。

  我说的这些观点,或许对于很多朋友而言,似乎还是太抽象,太理论化了。我不妨举一个简单而现实的事例来表达我的观点。近来屡有报道说某工厂工人或某高校研究生因不堪老板或导师制压榨剥削而跳楼自杀。仔细想来,他们何苦自杀呢?大不了辞职或者退学不就得了吗?为什么这些人就这么地想不开呢?其实,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他们打骨子里就认此工厂高校背后的那一套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设置”,离开此“设置”,他们的精神没有出路。而革命的启蒙意义即在于,我们其实可以根本不吃那一套。我们不必一定要混个高学历、或在工厂公司里混到高管的位置上去我们才有价值。我们哪怕交白卷、去街边修自行车,照样有价值。因为,革命的道理告诉我们:足以赋予人以真正价值的,乃是劳动创造,而非出人头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