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密码如此简单,它就在你心里
去年这个时候一药难求,有一味“lingyao”却横空出世成为网红,那就是“黄桃罐头”。
一时间,朋友圈成了黄桃罐头的地盘。
它真的有效吗?
当然不会,只不过如专家所说,它就是“甜蜜的安慰剂”,疗效源自“安慰剂效应”。
就像小朋友磕了一下,爸爸妈妈夸张地吹一吹,然后就真的不疼了。道理是一样的。
安慰剂效应,是1955年由亨利.比彻博士是1955年由提出。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疗效不仅是在心理上,也真的会表现在生理上。
安慰剂效应带来的积极心态、放松反应,正面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反之亦然。
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安慰剂效应》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原来,这种神奇的作用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理论上的依据,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本书的作者,萨莉.兰金,是一位医学博士,并有8年临床工作。她见过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病人离奇痊愈,也见过被误诊的病人却真的死在“确诊”之后。
经过观察,她发现这些“怪事”大多源自心理因素,其根本就是安慰剂效应或反安慰剂效应(因为被告知“药物”有不好的作用而导致的负面反应。)
身体具有自我疗愈的力量,只需要我们启动它。健康的密码,就是如此简单。
1、放松的心态是治愈疾病的“药引子”
莉萨.兰金在长达20年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学习医学技术,像维修机械设备一般“维修”着病人的身体。她以为人只要生活科学合理,身体就会健康。可是,她发现很多患者生活方式健康,仍然经常患病,她被深深的挫败。
在巨大的压力下,她自己的生活与身体也陷入了低谷。
她辞去了工作休养了两年,身体得以恢复,生活也重新进入正轨。她去了一个特殊的医院工作,那里看病不像流水线一样追求速度,不会单纯通过各种仪器来做各种诊断,而是可以放松地与患者呆上一个小时。
把患者当人看待,不止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身体。
她发现:相对于化验数据、仪器检测,患者对另一些问题的答案让她更了解其生病的原因。比如,“如果上帝能够改变你生活中的一件事,你希望是什么?”“你希望改变你目前正在遵循的哪一项规则?”等等
她通过两个问题,帮助患者倾听身体的声音。
1、你认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恢复健康,你的身体究竟需要什么?
这两个问题,让一些有炎症的、莫名其妙感觉疼痛的人挖掘出了身体真正的需要:
有人说“我必须辞职;”有人说“我必须向我的先生承认,我有外遇……”
当他们发现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与压力来源,并做了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后,那些病痛就真的消失了。
听起来有些玄幻,其实很常见。
同事的女儿读四年级,正是开始叛逆的时期。而同事又是一位自尊心极强,对孩子的要求也极高的人,看到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她夜不能寐。
不到半年,例假失调,乳腺肿大,甲状腺也出现了问题,她开始频繁地跑医院。
结果,除了各种炎症之外,并没有确诊的病变。
看中医时,一位老中医问她的生活状况。就像莉萨.兰金这样,问她最近有什么着急的事情吗?工作有很大压力吗?等等。
当她谈到孩子时,发现了压力的根源,终于认识到焦虑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医生说,压力太大改变了激素水平,导致身体出现了反应。从此,她放过孩子,也放过了自己,开玩笑地说“保命要紧”。
身体就像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即使定时定点进行保养,机油、机滤从不缺少,如果一直超负荷运转,总会出问题。
有些身体问题,看起来是治疗有了效果,其实是自己放下了压力,产生了放松反应。
有时候明明是对别人很有效的治愈在自己身上却不起作用,要向内审视一下,是不是有些压力没有放下,没有积极的信念。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大半生都顺风顺水,让人羡慕。
可是在52岁时被确诊淋巴癌,生命只剩下100天。在自传《向死而生》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抗癌经历。
结束东奔西跑的生活,李开复回到台湾,立好遗嘱,彻底放下。他把时间留给家人,珍惜着不多的日子。经过17个月化疗、靶向治疗与休养,他战胜了病魔,体内肿瘤完全消失。
他说,除了医学治疗外,心理的疗愈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彻大悟之后,他放松了心态,保持乐观与充足的睡眠,才是促进治愈的关键。
帮他扭转心态的,是著名的星云大师。万念俱灰的李开复找到星云大师,与他促膝长谈,修身悟道。
是星云大师的开导点醒了压力之下的李开复。让他认识到“与人生不止是一场影响力最大化的战争,更是需要正视自身盲区,抛弃锱铢必较的量化思维……”
这不正是莉萨.兰金所说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吗?当健康出现问题时,好心态就“药引子”,在它的加持下,配合医学的治疗,内外兼治,身体才能启动自愈的能力,促进康复。
2、快乐是孩子最健康的“美食”
人们注重养生,对食品安全越来重视,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却还是会生病;有些人整天胡吃海塞,却身体倍儿棒。
这到底是为什么?
有一个实验找到了答案。一组病人被警告服用试验药物后,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另一组人只是被告知吃的是一种药物。结果,前者虽然只是摄入了糖片,却有近25%的患者会出现副作用,有时还很剧烈。后者也出现了一些不应产生的其他症状。
可见,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预言自动实现。
同理,我们不断告诉孩子吃什么食品会对身体有害,也会促进孩子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可能根本不是食品所带来的,而是心理压力导致的。正常的食品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毒性”。
当我们过分重视饮食健康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由此带来的“反安慰剂效应”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孩子初中时,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母亲节,儿子用零花钱给刘老师买了一个礼物。妈妈幸福不已,便问儿子有什么愿望。
儿子纠结了好久,表示只想吃一顿肯德基,就是平时一直想吃却不被允许的“垃圾食品”。
刘老师犹豫了,她是一个健康至上的人。那一刻,学了心理学的她决定放弃这个原则。她说:在如此快乐的时刻,拒绝孩子带来的心情影响,比起吃一次“垃圾食品”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她满心欢喜地看着儿子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美食,然后母子俩开开心心地回家。母子关系更加亲密,也为那个母亲节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这个故事我一直无法忘记,刘老师的观点我深表认同,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科学依据。
上次,一个妈妈因为儿子偷喝可乐而闹的鸡飞狗跳,她问我有什么好方法能够管住儿子。
我告诉她:比起一罐可乐的健康影响,它所造成的亲子矛盾伤害不是更大吗?何不大大方方让他喝一点呢?投其所好,给他买几瓶又怎么样?满足了内心的期望,又让亲子关系变好,何乐而不为?
那一刻,她恍然大悟,从此焦虑消失。
比起我们口中的“垃圾食品”产生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所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有时候,快乐也很重要。
内心的快乐,关系的和谐,才是孩子最健康的“美食”。
3、良好社交是老人最好的“营养品”
1961年,宾夕法尼亚的罗赛托小镇,住着一个意大利移民群体。那里环境闭塞,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为生。他们生活单调,像我们很多农村一样。努力工作,以把孩子送入大学为目标。
在一位神父的主持下,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社交频繁,邻里关系和睦。与周围的地区相比,就像世外桃园。
因为工作原因,一位医学博士沃尔夫来到了这里。
当时,心脏病是65岁以下年龄男性的最大杀手,他却发现这个地方的居民中,心脏病发病率几乎为零。其它各种病的死亡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35%。
与周围的居民相比,这里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都没有明显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沃尔夫表示,一个相互支持、紧密联系的邻里关系比胆固醇水平或吸烟状况对心脏健康的影响更大。
也就是说,因为人际关系良好、社交频繁而愉悦,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哪怕他们的饮食并不十分科学。
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如他们所愿,孩子们走出村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了独立的房子,邻里交往变少,生活再次单调起来。
随之而来的,1971年,小镇的心脏病发病率倍增,高血压率变成了以前的3倍。直到70年代末,心脏病的死亡率已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可见:相互扶持,相互滋养的关系,对身体的影响超出了生活习惯与饮食。而孤独的生活会引发身体的压力反应。
这让我深受触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父母正如这个案例中的居民一样,把孩子送出去,他们却留守在孤僻的家乡。随着老朋友们的离去,他们也被孤独侵蚀。
原来以为努力赚钱,给他们更好的医疗保障,买更多的营养品,更好的居住条件,会让他们幸福、长寿。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
关爱父母,最好的营养品,不是我们拼命赚钱买来的,而是多陪伴、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一些,让孤独更少一点。
写在最后
正如苏格拉底说:若无心灵之疾,何来抱恙之躯。
朋友说女儿高考前一段时间生理期紊乱,她自己也总是肩膀、后背疼痛,却又查不出什么原因。高考结束、成绩出来之后,娘俩都恢复了正常。
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治愈自己的药就在我们心里,孩子的健康不必执着于健康食品,父母的健康也不是营养品可以解决的问题。
“改变生活方式,减轻重复的压力反应,让放松反应取代压力反应。”身体就会提升免疫能力,奇迹就会发生。
这就是健康的密码,它就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