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爱...【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专题散文

两个比丘尼

2022-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在超市见到两个年轻的比丘尼。

对出家修行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称谓她们是不是合适?但我觉得,比称谓尼姑要妥当些。

那天,我从博罗乡村骑行返回到城区,已是傍晚夜灯将亮的时候。在经过西湖时,心想着买点吃食回去,西湖环城路上有一家大型超市,正好去看看,省得再多跑路。

拍于大昭寺

进去不费多少功夫,不过买了两样水果,就来到了收银台前。像其他大超市一样,一个个收银台像高速收费口,还编了号,亮灯的表示正在收银。

适逢星期天,人还真不少,但并不拥挤。随意的来到中间一个台前排队等候。

在我的前面有两个人,准确的说,是两单。因为正在买单的是两个人,从她们的穿着上,一下子就和我们常人区分开来。这两位女子一身灰袍,头发剃得短短的,几乎露出青白的头皮。是的,她们就是我要说的比丘尼。

隔着两三米的距离,我不时地把她们来看。周围人动语闹,但这两位给我的感觉另成一个世界,有一种无形的气场,仿佛一股清流,与周围的红尘嘈杂分别开来。

因戴着口罩,无法看清她们的面容。但从眉宇,头部,动作,神态,以及露出来的肤色,可以断定出她们的性别年轻,估摸三十上下,或者更年轻。

因为人比较多,收银员不停地刷单,这两位半躬着上身,头也不抬的,忙着往袋子里装东西。袋子不是超市里用的方便袋,是带有提手的形似布袋的环保袋,我猜是她们自己带来的吧。买的东西还真不少,买单语音六百多块。离得近的一位,我能看清她往袋子装东西的动作,不是一古脑往袋子里一扔,而是一件一件的摆放整齐,充分利用袋子的空间,像是在做一件细致的工作,不容半点马虎。她的动作有点快,因而显得有一丝忙急,但仍然不会打乱她一件件地将物品安放好。

我想她们这样做,一是为了节约袋子空间,更是出于整洁的习惯吧。可以说,在超市买东西若干次,还是第一次见人这样认真的装袋。

隔得远一点的另一位,躬站在出口台旁,同样的在装着物品。她们的身高身形都差不多,大概相貌也差不多吧。

我眼睛看着这两位,有点不好意思,就转向右侧一旁的收银台看去。右边台的收银员穿着古风的上装,因为节日快到了,衣服好好看呀。尽管戴着口罩,从外形也可判断是位美女。眉如柳叶,清晰不乱,眼睛如画,不停闪烁。

她正在为两位更年轻的女子刷单。这两位年轻的女子又是一个风格。薄装,细腰半露,青春苗条,黑丝长发,俨然现代派。

等我回过神来,轮到我买单了。等我买好单,走到下楼的电梯口,视线中已然没有了灰袍的身影,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仿佛一阵清风仙云,飘然而逝。我好一顿怅然。

拍于宗角禄康公园

后来想起这天的神遇,灰袍的两位比丘尼,清瘦干净,动作神貌,让我想到林清玄笔下的法圆师妹,确有一股宝相庄严的朴素无华的美质。

而古风收营员,饱满圆润,则让我想到郁达夫笔下一张团团的粉脸,富春江岸的桐严嫂来。

薄装青春苗条长发现代女子,让我想到许晴。

如果要叫我对这三类女子的好感来排个次序的话,一定是这样:比丘尼,女收银,现代女子。

这些天我总在想:年轻的比丘尼,当初是怎样穿上一身灰袍的呢?以我浅薄的世俗眼光是永远猜不明白的,心中难免揣着十分的好奇,带着神秘的疑问。总觉得她们的这一种转变的背后,有着难以诉说的故事,给我某种启迪。

但不管怎样,震撼我的是她们的选择。既然出了家,毅然决然,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一种与众人不同的人生。我想,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在于一种智慧。如果我也有这种智慧,就不会对她们感到神秘和疑惑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