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向来跟老师缘浅,读书那么多年,相信老师们对我的评价是划一的,安静而平庸。教书的时候可能对我有点印象,换一个班马上就把我给忘了。
对于我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因为我总刻意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一方面是自己向来比较烦倦处理各种关系,尤其跟长辈间。不是不懂,只是不喜欢。跟长辈打成一片我做不到,总觉彼此的关系不平等,我不喜欢这样的存在。那唯有跟他们保持必要距离了,免得太尊老会显得唯唯诺诺太过圆滑,太自我又被认为狂妄自大。
老师当然也算是长辈啦,还掌管着当时对你的杀生大权,因而我处理都是慎之又慎。
也试过让自己变得优秀,但发现风光背后承受太大压力。总是成绩好吧,上课又什么难题就总挑你回答。这就要你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但我又是个动不动就走神的人,一走神就扯到十万八千里,而且回不来。
被老师叫起来就懵逼了,问题回答不上站在那弄得自己脸红耳赤一脸尴尬。又或许哪天成绩稍稍下降,把老师给惊动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我找下降的根源,“粗心大意啦、精神松懈啦,学习态度不端正啦”,说着才觉得这般的无聊。我哪来那么多答案,成绩降就降啦,其实我无所谓。
有个圈,自己把自己给牢牢套着,作茧自缚。成绩不那么好可能就没这样的麻烦。
我就慢慢掂量努力的分量,不能太过优秀,当然也不能太差,成绩中偏上这状态最好。反正上课的难题几乎不会叫你,当老师提问,只要低着头默念一句阿尼陀佛,通常事情就过去了。当期末成绩差的那一群被批判时,自己又可以安心的当一名座上客。日子轻松而又没压力。
后来到了大学,成绩老师不管,家人也不会知道,我就完全放肆了。通常都是全班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名号是我的一个室友承包。
我有个缺点,就是理解能力特差,一节课下来,能吸收的可能不到20%。不像其他学霸,听一遍就懂。要弄懂一门课,我下课后要自己重新翻书,其他人教不懂我。读那么多年书,举手提问次数屈指可数,下课问老师问题次数屈指可数。可能未必跟课堂上的解题思路一样,但我总习惯每门课每道题给自己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解释。因而要说我的老师嘛,我想那就是我自己。
心里住着一个我,时时刻刻对自己指指点点。自己教会了自己,然后自己又会把自己给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