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六讲》小白写作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9233/820144a6daa500a7.jpg)
在网易搜索王安忆《天香》时,顺便搜到了《小说六讲》,最近正好在写小说,看完《天香》之后这几天便开始看《小说六讲》。
看了之后觉得对于我们写作小白来说确实启发很大。
就像曾经我听练瑜伽的小伙伴说,练瑜伽最难的是什么?是打开瑜伽垫。
写小说最难的是什么?就是开始写。
其实任何事情最难的都是开始,要不然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万事开头难。”
很多人只是想,想这个不成熟,那个不成熟,到最后别人都写了好多部作品了自己还停留在想的阶段。
但所有的问题又不仅仅是开始,开始后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如下
1.我们为何要写小说
当我们开始动笔写一段时间过了热情高涨期之后,我们的大脑突然会蹦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为何要写?
就像我现在看到别人要么文笔提升,要么因为文字变现,而我除了完成几部小说之外没有任何进展之后,我就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是为了通过写文变现吗?可是写了一年虽然偶有变现但却并没有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变现。
我是为了让自己写出好的作品吗?可是写了这么长时间好像没有明显的进步。
我是为了纯粹的热爱吗?好像是,最初就是因为热爱,可是到现在突然倦了。不知道自己匆匆忙忙怎么走到了现在?不知道自己写到现在是为了什么?
王安忆在《小说六讲》这本书中回答了她为什么要写作,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要写作的答案。
那就是强烈的创造力,是“我要创造,我渴望创造”的心。
我们在设置小说情节和结尾的时候是不是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按照我们自己的心意的来设置?
为什么我们会给小说中的人物设置一个自己想要的命运?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很多事情不会如我们所想来过。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所期所愿并不能实现,所以我们想把这种寄托放在自己塑造的另一个世界中,那就是小说以及小说中人物的命运。
2.写的很差要不要继续写下去
王安忆在书中说道,“我今天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一些作品,我都觉得看不下去,看得背上冒汗,怎么写的那么差,还能一口气往下写,真觉得自己不知好歹。可是有一点我很清晰,如果那时候不写的话,我现在也不会写它了。写作就是这么一回事,一股冲动上来你就必须抓住,不能错过。那时候你对它的认识可能是浅薄的,可是今天你的认识深刻了,你却可能不会写了。有时候你必须承认你的认识是从浅薄里走出来的,但你不能说它不是我的认识。而且经验可以储备,而激情却转瞬即逝,没有当时当地的情绪,这经验也许永远不能进入你的写作了。”
你看著名作家都是一部一部从认知的浅薄和文笔的很差中走过来的,何况是我们呢?
其实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成功者并不是一开始就天赋异禀的人,而是那些即使知道自己很弱却依然可以坚持下来的人。
以前我觉得“剩者为王”是贬义词,后来直到我开始写作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是对那些最后坚守下来成功者的褒扬。
在没有写作之前我读书都是找名家的作品,读很多人都推荐好的作品来读,但自从我开始写作以后,除了阅读一些名著、大咖的作品以外,我还会阅读我们小伙伴写的文章,写的小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他们第一部作品的青涩一直追到现在已经写了八九部作品了,看着他们的文字在一部部作品的历练中越来越游刃有余,越来越成熟,一路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其实不仅是我见证了小伙伴们的成长,他们也看着我一步步从刚开始的笨拙青涩到现在有点儿进步,虽然缓慢却也一直在成长。
我们在看名家作品的时候落差很大,我们会觉得自己写的很差,当我们写了好几部作品之后对自己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认知还是文字描写肯定会有嫌弃,但却也证明我们在一路成长。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写的作品很差时要不要继续?当然要继续写下去啊,正是因为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让我们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3.收到读者不好的评论怎么办
同样还是要摘抄一段作者在书中写的话“如果你们将来要写小说,要注意一个事实,新人一定会得到好多好评的,大部分人对新人是很宽容的,会对你说很多好听得话。但当你过了新人阶段后,你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段时间一定要冷静。”这是一位著名作家给我们写作者的忠告和提醒。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大部分人对新人很宽容。
首先新人的作品一般不会让很多陌生读者看到,这个阶段读你作品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认识你这个人而看你的作品。
他们在看你作品的时候不是在看你作品,而是在看你。他们的宽容和惊叹也只是停留在“哇!这个我认识的人竟然已经开始悄悄写小说了,当我每天沉浸在或快乐或悲伤的小说中不能自拔时对方已经在写小说了。”其实这是一种发现你超越自己的震惊,所以不管你写的好不好这是一种对你个人崇拜式的鼓励和宽容。
当有一天他们习惯了你在写作这个事实的时候,就会从对人的崇拜转到作品上,也会因为你写的不如别人好而弃看。
其次,当你收到陌生人不好的评价时,首先其实我想先恭喜你,恭喜你已经从熟人圈子里跳出来又向写作的道路更深迈进了一步,你的写作水平又提高了。
因为只有你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你作品的传播范围才会越来越大,你的作品才会越来越多被完全陌生又真正的读者看到。他们不是奔着你这个人来的,而是完全奔着你的作品来的,所以对于作品质量的评价就会苛刻。
当你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传播范围又大了几倍之后,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
还有一点是我们在写作之前或者是当我们走在这条路上之后,就要清晰的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当我们选择了将任何一项暴露在大众面前时我们就要做好被大众评判的心理准备。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会有一千个对你作品有不同看法的声音。
其实从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来看,我们真正做好接受自己作品会被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评价好或不好的时候,恰恰是那些负面的声音会促使我们认清这个事实。
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有负面声音的时候先是开兴,开心自己的作品终于被更多的人看到了,其次是冷静理智的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筛选进步。
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答案,也是作为小白作者一路走来的切身体验,它或许不适用于每个人,但哪怕有一个人觉得符合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那便也是好的。
毕竟热爱和兴趣背后是一条漫长寂静的坚守之路,而我们在褪去最初的热情之后需要更长久的动力对这件所爱之事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