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一百天学中医基础》5
气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正如《景岳全书》所说∶"人有此生,全赖此气。"《医门法律·大气论》也说∶"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饲)人以五气,地食(饲)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表明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说气也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如心主行血,肺司呼吸,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肾司封藏先天精气,肝主疏泄气机,胃司受纳水谷等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因此,气足则表示生命活动正常。中医认为人出生前,已在母体中获得了先天精气。出生后,通过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由脾胃吸入水谷之精气,三气相合,经过气化,化生人体之精气。这种气推动着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的生理功能活动。精气充足,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若精气不足,推动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活动无力,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虚弱征象,应当使用补气的方法,使精气充足,则各种症状亦随之消除。
人体气的运动具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在正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应当保持平衡。如果失衡,则为病态。如升多降少,谓之气逆;升少降多,谓之气陷等;统称气机失调。气逆,出现咳嗽、气喘、嗳气、呕吐等,可用降气法治疗。气陷,出现脱肛、内脏下垂等,当用升提法治疗。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以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气运行通畅,血与津液的流动也通畅,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若气行不畅,称为气滞,在气郁滞之处,常出现闷、胀、痛等症状,可用行气法治疗。若气机郁滞日久,还会引起血瘀和津液停聚,当用行气活血化瘀和行气化痰利湿等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