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事情
我猜,绝大多数人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标准:
一是,这件事能否获得很多人的认同?
若是能获得很多人的认同,这件事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二是,这件事能否在短期内获得回报?
若是能在短期内获得回报,这件事就是正确的;反之,即是错误的。
而前者所谓的“认同”,可以理解为一定要显得好看,又可以理解为一定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比如,一辆新车,一幢新房,一张优异的成绩单,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
至于后者所谓的“回报”,则一定得是可看可触摸可衡量,甚至是可比较的东西。比如一定数量的金钱,一张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一枚含金量十足的荣誉勋章等等。
可是,在我看来,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换句话说,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也肯定十分普通。
于是,我不禁想问,“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的事情,其价值又能几何呢?”
就像是,我猜,几乎每一个人都思考过的一个问题——究竟干什么才能赚大钱?赚到这一辈子花都花不完的钱?
显然,几乎99.99%的人最后,又都只能以失败告终。而究其原因,是因为,思考“干什么才能赚大钱”?这一问题,本质上就不对,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具体一点说,即是“干什么才能赚大钱”的前提是,“你总得有能力干能赚大钱的事情”。再具体一点,与其思考“干什么才能赚大钱”,还不如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值钱”。
比如,艺术家画出一张画的价钱,也许足够一个人花一辈子;工程师研制一个芯片的价钱如此,科学家发表一篇论文的价钱如此,建筑师建造一栋建筑的价钱亦如此。
但是,成为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师可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所以,好似上文绝大多数人想问的问题其实是,“究竟干什么才能在短期之内赚到大钱?”
阐述至此,我想可以得出的结论了:
首先,你所做的那个事情的价值大小,正确与否,并不是看认同人数人数的多寡。又,其实,认同你的人数越少,你越应该感到开心才对。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就是浅层次的,而若是你所做的事情是你经过阅读而得知的,又是你经过深入思考的,那么这件事也就是有可能让你获益无穷的。虽然,那个获益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验证,但是,长期来看,获益又几乎是肯定的。
我已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用“投资”来作为例子了?可实际上,“投资”就是鲜有人认同,也更是鲜有人才会去做的事情。同时,“投资”还是短期内无法获得很大收益,但长期来看,却很有可能获得巨大收益的事情。
而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即“写作”,也同样如此。虽然,大多数人感觉“写作”是正确的事情,但是,虽然他们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并不这么认同。因为,不能付诸实践的事情,就是不重视,就是打心底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