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欣赏提升认知价值变现心理

得自证了处先

2025-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萧力恒

吴立民先生说:

「不立一法,才得个入处;不破一法,才知个出处;有法皆立,才明个用处;无法不破,才掙个了处。」

这是讲禅宗对入处、了处与出处的破题。

无论是做学问,办事业,还是在自学阶段或求学阶段,甚至于是业余爱好,日常消遣娱乐等等,都是有个入门的问题。

要有所成就,唯自证了处。

那就是,进得去,还要入迷;

入迷以后,还要问有多少收获、要有所成就。但真正要有所成就,还是要跳得出来;跳不出来,也是不行,为什么呢?

要能够「回望眼,再上高楼」,这样才能不断的升华自己;但仅仅这样还不行,还要放得下,了得脱,定得住。

这意思是,最终还得找个落实处,落在哪个地方,有个起点,还要有个终点。

终点在哪儿?在了处。

在了处,并非意味着一切的终结,而是一种圆满的归宿,是历经千帆后内心的安宁与自在。在禅宗的理念里,了处是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心性澄明的境界。

当我们在学问、事业、爱好等诸多方面不断探索前行,于进与出、立与破之间徘徊磨砺,最终抵达了处,那便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在学问的殿堂中,从初入门槛时的懵懂好奇,到深入钻研时的如痴如醉,我们不断汲取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狠狠地重要)。

然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若仅仅沉迷于知识的海洋而不能自拔,就会被知识所累,失去自我。

只有跳出知识的藩篱,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去审视所学,将知识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达到学问的了处。

要有所成就,唯自证了处。

此时,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能够运用知识去创造、去启迪他人的点灯者。

在事业上,说职业或创业的道路,亦是如此。

我们怀揣着梦想踏入职场,努力拼搏,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当我们在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时,很容易陷入功名利禄的陷阱,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说真格的,确实我们要提智慧来开悟性。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手中的繁华,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重新出发。

要不被过去的成就所束缚,而是以一种更加从容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在事业的了处找到新的起点。

在业余爱好和日常消遣娱乐方面,我们常常因为喜爱某一种活动,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最初的新鲜感,到逐渐入迷(回想我们打手游的体验),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乐趣和满足感。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沉迷其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那么爱好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只有学会在爱好中找到平衡,既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又能不被其所左右,才能在爱好中达到了处。

此时的爱好,不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快乐。

要有所成就,唯自证了处。

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不同的圈子中穿梭,结识各种各样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当我们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此时的入处是,能够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学会放下过去的恩怨情仇,跳出人际关系的小圈子,以一种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人,那么我们就能在人际关系中达到了处。

「了处」是一种(认知)穿透境界,
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当你我在进与出、立与破之间找到平衡,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就能在每一个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了处。

让你我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追求了处,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升华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圆满归宿。

要有所成就,唯自证了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