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冬季

2022-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没脾气的猪

幼时困顿,出郓州,经鲁城、椰城、金陵、冰城、雾都、羊城。漂泊游离,居无定所.

那时候总是坚定不移的相信,在一起就好,哪怕一无所有. 可真要是那种情境,一无所有也就没资格去追逐什么. 我明白的有点晚,还好不是太晚. 时间来得及,会有个答案.

越是害怕孤独终老的人,越容易遭遇孤独. 过犹不及,世上哪有千百度炽热的感情. <深夜食堂>里茶泡饭三姐妹说自己梦想的情感状态——“纯爱”. 听到时觉得可笑,实际上反观自己更可笑.

要付出更多更多,才能换取期望的感情生活. 一旦停止妥协与付出,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付出才是让人着迷的因素,但往往人会无视自己一路走来所获得过的,只执念于失去的,认为自己才是付出的那一方.

情感没有寄托,就会有许多热爱. 诸如药、电影、音乐、书籍、厨艺……将情感倾注其中,它们不会患得患失.

人有各自的秉性,以此类聚. 走错一个路口,下一个路口可能也是错的. 并非是宿命论,而是万事万物自身所孕育的规律. 它肯定不绝对,但一定高概率.

像是——瞎子嫁给瘸子、哑巴爱上聋子、疯子遇见傻子,诸如此类. 生活是对等的,你是什么人,大概率就会遇见什么人. 修正自己,才是终生义务.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学医不能救中国……或者说,修正不会有结果. 那应当转身,头也不回的走掉. 一味让你修正的人,一定不值得.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独自隔绝在家读传习录. 到现在记起,最深刻的还是“同理心”. 试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转换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别人. 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那么对于事情的个体体验也不同. 有些事就很难以理解.

我们总说“共情”,要与什么共情呢. 与我相合的叫作“共情”,不相合的则是怨愤. 生活的现状大多如此,从感情出发、或者从现实出发,总能找到“坚定”自我选择的道理.

人生至此,从未觉得自己被生活击倒过,即使在受挫的这几年.虽然气馁过、退缩过,最终还是坚持前行着.

现在说起来,若让我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我希望工作哺育着家庭,家庭助益着工作. 而不是说我要牺牲什么去换取什么. 我所作的,不会给人增添额外的负担. 我付出的,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不再试着从自我出发去谋求一种生存方式,生存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共同的生活幸福愉悦的持续下去. 倘若没有这种初心,那就应该孤身上路.

<活着>里面富贵的老爹喃喃道:“我还以为我会老死在这里…” .那时候我们也是这样,还以为起初的厮守就代表了一辈子. 结束早已习惯的生活去面对人生后半段的未知,是个艰难的抉择.

人无法生而知之,我也并不聪慧. 只能抱有仅余的温情,看你上路. 我为你个人事业的发展与前景去祝福,之所以抛身事外,是因为与我要的家庭无补.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其实也无所谓了,没有了感情这个基石,一切言语都像是顾影自怜、所说道理都是高屋建瓴. 毫无意义.

辛丑年冬,我依然渴望没有见过但一定存在的美好事物.保持向往、保持热爱.它不会减退,只是埋在心底生根发芽,等待尘尽光生那一日。

千秋万古,世事短如春.

疏星淡月,浮生无可说.

————时年卅伍,于濟水之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