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
前不久,去景区观鱼。鱼池在湖的一隅,这一隅三面临山,剩下一面被一条宽敞的道路与湖分隔开来,形成一个偌大的池塘。鱼池因地制宜,建在池塘中。三条石板路从三个方向的门曲曲折折通往鱼池,路两面临水,石栏相护,途中还间置凉亭,俱都尖顶飞檐,蓝瓦红柱,与鱼池边的凉亭相呼应。被四个长方形鱼池围在中间的建筑,外形似宫殿,里面实为服务中心,有风景介绍与展览,兼卖鱼食。
青鱼池里,青鱼半斤八两的居多。二十斤左右的粗略估计约有二十条,三三两两潜游,若隐若现。那日恰巧是正午,阳光灿烂,倒也不难看到。上面是小青鱼,下面是大青鱼,层次分明,一圈圈游来游去,想必是在觅食,不知道它们晚上是否悬停。初到时,三面暴晒无人,靠中间一侧房檐下,加我在内立有七八个人。或许是青鱼并不好看,也可能是此处太热,稍后仅剩下我一个。我这才掏出早餐剩下的一个大馒头,撒下一块扔入池中。扔第二块时十数个大嘴巴带着大脊背呼啦啦簇拥着伸出水面,馒头漂浮处几张大嘴在互相亲嘴,几乎所有的大青鱼都围了过来,小青鱼都被挤在了外围。
一个馒头掰成几十份,慢吞吞扔下去,得以仔细观察到这些大家伙,购买的鱼食无法做到这一点。大饱眼福之余,若有所思。这些大家伙,若散至江湖,各自或可成王,聚到一起,整日里也就争一口吃食。其他的鱼池里养的是彩鲫与鲤鱼,扎堆抢吃更甚,场面更为壮观。若要明白卷是什么,来此一观就什么都明白了。有人说,圈养供观赏的鱼儿是最幸福的,不缺吃的。那倒也是,最后只剩下一个目的,吃。
动物扎堆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也有族群,无不向往资源聚集地。其中也包括人类。眼前的城市直如一个偌大的池塘,又何尝不是人流如织,喧喧闹闹,拥挤不堪。说到底,还不是争一个生活,谁会说不是幸福的呢。鱼池外的池塘里,鱼儿并不少,但因水域广大,它们大多数时候不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偶见一些,俱都悠哉游哉,具足自然之精神。虽然没有人投喂,似乎也饿不着。只要饿不着,它们想必也是幸福的。
这牵扯出一个问题,是向中心扎堆,还是向边缘扩散。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问题在于当向中心扎堆时,怎么样才能做到不丧失自我,当向边缘扩散时,又如何能保证内心充盈。鱼群,鸟群,牛群,马群,蜂群,蚁群……人群。群体生活是生命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高级模式,已经形成很久,个体对此有高度的依赖性。个体只所以是个体,独特性又是本质,独特性本身又不合群。
鱼池在池塘中,池塘在湖的一隅,这湖在城市中也不过方圆百里,这城市也有大小……无论是扎堆还是向边缘扩散,终究还是在某个圈内,也即在问题之中。那个馒头若不是喂了鱼,便是我自个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