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访谈 | 齐豫叶佳修 追忆校园音乐三十年
2007.7.9
来源:新浪网
7月9日12时,校园民谣三十年主力唱将齐豫和叶佳修将独家做客新浪聊天室,与广大网友畅聊三十年校园民谣经典演唱会演出感受及民谣时代的心路历程,与网友共同追忆了校园音乐的“青春岁月”。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中午好,欢迎光临今天中午的新浪聊天室。今天来到我们新浪聊天室的两位嘉宾可以说是红遍两岸三地的著名音乐人,第一位是著名音乐人,也是歌手齐豫老师,第二名是话语民谣音乐的奠基人叶佳修老师,其实叶老师大家内地的网友可能不太认识,但是他的歌大家肯定是听过的,《外婆的澎湖湾》就是叶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欢迎两位来到聊天室。
其实两位这次来北京是参加一个演唱会。
齐豫:对,这个演唱会昨天已经辛苦的结束了(笑)
畅聊演唱会是温馨的回顾
主持人:这个演唱会是30年校园民谣演唱会,我想问一下两位在参加过的所有演唱会可以说也是多的不计其数了,昨天晚上这个演唱会两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或者不一样的地方呢?
齐豫:要看怎么比了,如果跟当年在台湾,在我们流行校园民歌的时候演唱会的确很相像,因为它的特质不是那么商业,然后很随性的,每一位歌手上台都可以跟大家有很多交流,像我们叶老师就会讲笑话,基本上有点象个同学会的形式。当然昨天晚上特殊一点,因为是三十年,然后有一点那种回顾的感觉,温顾的感觉,很多现场朋友来我相信都是跟着那个校园民歌一块儿长大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可能又是一种情绪比较起伏的一个晚上,更不太一样。
主持人:叶老师,您觉得昨天晚上这个演出和您参加过过去的演出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呢?
叶佳修:昨天这个演出对我来讲是很特别的,因为我是第一次到北京来正式的演出,我第一次来北京演出,这样的演出实在是很愉快,而且昨天的观众非常非常热情,真的像齐豫说的,像以前我们民歌时代互动的感觉非常强烈。所以跟观众之间可以产生一种很特别的共鸣,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会觉得从写作三十年歌曲还有这样的共鸣实在是很特别的一件事情,尤其我跟齐豫终于三十年之后第一次又一次同台演出《乡间的小路》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很震撼,三十年之后居然这样的一首歌她重新唱,观众的回馈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觉得一首歌活了三十年,它不断的衍生出新生命,全场很多朋友都会唱。
齐豫:对,这是我蛮惊讶的。
主持人:对,咱们等一下也会表演一下这首歌,但是咱们先聊接下来的话题,毕竟这是一个以怀旧为主题的演出,可能它针对的观众群是年龄层稍微高一些的,咱们上台之前有没有担心观众比较少,或者冷场之类的担心?
齐豫:其实这个已经在歌手的考虑范围之外了,既然参加这个演出就不会想太多关于现场卖票好不好的事情,可是当然现场的气氛是很重要的,他们的年龄层比较高,相对来说我们的年龄层也比较高(笑)所以大家都是很成熟的,对这些都是有期待性的。其实说他们年龄层高的话,你叫他们一起唱他们也唱,叫他们拍手他们也拍手,你问他们话,他们也回答,所以基本上能不能得到一个共鸣点,在同样那样一个成长过程当中,在那样一首歌,那样一个氛围已经没有年龄了,我相信他们已经回到三十年前了。
叶佳修:我也觉得,没有年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所有观众不管什么年龄层,这个全场的年龄层是非常广泛的,漫步在整整三十年当中。我一直觉得昨天的演唱会很感动,它的场所跟整个表演方式让我觉得很舒服,原因是因为唱民歌有时候并不像大型的很多群众这么多人产生的回馈,因为毕竟民歌这个歌曲的形态稍微细致了一点,跟摇滚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昨天那样一个场合你会感觉那样一个空间,所有人都集中在同样的歌曲里面,旋律跟人是合在一起,在那个空间里面充满的,所以那种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感觉,就觉得把自己丢到一群旋律跟爱心当中,重新再创造出新的生命。我第一次站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就像我最近写那个歌一样,那个感觉很强烈,这一刻北京有你有我(笑)在共同创造历史了。
齐豫:对,校园民歌像一条船一样,把我们三十年一直搭乘着到今天,也等于把台湾的音乐还有目前所有华人的音乐,中国的音乐,我觉得从一个板殖民的状态走到一个比较自主的,其实有点开花结果的感觉,校园民谣像一颗种子一样。
主持人:齐豫老师,您上一次和潘越云老师同台演出是什么时候?
齐豫:我昨天跟一个电台还说错了,我说我们两个是不是真的有二十年没有同台合唱《梦田》了,他说你们才唱过(笑)在内地一定是第一次了,跟她同台唱歌,之前每一次是跟好几个男歌手一起合唱,就是没有跟她唱,我们自己觉得好像应该是跟当年差不多的吧。
主持人:这中间隔很多年没有见面,当你再次见到潘越云老师的时候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齐豫:变化没有,就像你当年认识的朋友,年轻的时候认识的人,不论你多少年后再碰到他都是一见如故的,都是回到当年那个状态,昨天我们很有默契,我穿紫色,他也穿紫色,感觉大家都成熟了一些。
主持人:叶老师,昨天见到那么多老朋友感觉怎么样?
叶佳修: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齐豫,一方面我们没有同台合唱过,很久没见,昨天同台站在一起,一起合唱,我跟她的感觉不一样,我觉得我有今天是因为她,真的,当初如果《乡间的小路》的第一次原唱是我的话恐怕又挂了(笑)
齐豫:不会啦,只会晚一年可能(笑)
叶佳修:但是因为齐豫来自东北那种声音非常原野的感觉,突然把《乡间的小路》变成乡间的大路了(笑)我们真的很久没见了,上次最亲密的接触是我们一起到美国去演唱,巡回演唱。
主持人:当初是什么时候?
齐豫:就是八十年代末期了。
主持人:已经二十多年没见了?
齐豫:至少二十年。
叶佳修:我们整整待了一个月,其实我每次见到齐豫都有点担心,第一次跟她在一起我一听是人类考古,吓坏了,我自己就是一个古物,总是怕她从我里面找出什么痕迹出来。
齐豫:智慧(笑)
叶佳修:那种感觉真的很不错,尤其跟这些老朋友在一起,因为我有一段移民的生活,所以这段时间开始又觉得歌唱音乐艺术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重上舞台跟这些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感觉完全不一样,跟移民提早退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觉得非常幸福过的那段日子,拥有这些朋友们,包括台下的,我常常想当我重新站在舞台上,很多朋友不能了解作为一个歌手是那种感觉,因为我觉得事实上当面对这些朋友的时候,我感觉民歌的主角并不见得是我们这些歌手和作者,而是听歌,唱歌和欣赏歌的这些人,因为每个人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回忆,你发现全场充斥着不同的情感回馈,就发现我写的一首歌,它的生命在这些观众的想法或者是回忆里面有了新的生命以后,会觉得还是要很郑重地说谢谢大家,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民歌走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舞台上为大家贡献出演出,然后希望这些演出能够再创造更多新的历史。
主持人:齐豫老师,您二十年也没有见到叶老师,您觉得叶老师变化大吗?
齐豫:没有变,他今天还是很乡村,因为他去了加拿大,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很乡村的地方,在那边一定有很多关于乡村的创作?
叶佳修:有感觉,但是没有太多的创作。
齐豫:二十年前他皱纹还是这么多,身材也没有变,还是一样的开朗,爱说笑话,每次演唱会他一定带来很多笑声,欢乐。
主持人:现在我们请两位,因为好久没有同台演唱过了,咱们现场在现场能合作演唱一下这首《乡间的小路》?
叶佳修:好。
齐豫:你很厉害,你是这里(大陆)国小音乐课本里的主创耶(笑)
叶佳修:是吗?(笑)
(齐豫与叶佳修合唱《乡间的小路》)
(鼓掌)
主持人:好,谢谢两位!
回顾音乐之路台湾第一个“超女”
齐豫:这个歌不好唱,中间那段附歌完全没有给人呼吸的时间,所以要偷懒还要抢点呼吸的时间,这让小学生怎么唱呢?(笑)很好玩,因为那时候当年唱,其实唱《乡间的小路》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进录音室做一个比较专业的唱法,以前都是在学校弹弹吉他,无所忌惮的唱,可是到了录音室就不一样,第一次挂上耳机听到自己声音是会害怕的,怎么自己声音这么清楚?那首歌我还记得很清楚,进去好像唱了两个钟头,唱好了就走了,我说啊?唱好了啊?好高兴,也不觉得自己唱得很好,后来回去之后再听觉得哇,真的好像没有修饰的,所以它跟《橄榄树》相差不到半年时间,声音迥然不同,那确实是我自己平时很随意唱歌的声音。
叶佳修:其实齐豫是30年前台湾第一个超女。
齐豫:我不是超女(笑)
叶佳修:因为在台湾的两个最大的比赛,齐豫是两个双量冠军,所有的歌手都给比完了,大家公认她是超女,到哪儿都是拿冠军的。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么参加这个比赛的?
齐豫:那时候好玩,等于是唱片公司介入一个,他们想鼓励校园民歌的创作,就做了现在好像选秀一样,分了演唱组和才能组,我参加了演唱组,当时在学校参加吉他社,那时候我是第二届的金韵奖。
主持人:在内地也是第一届的超女比第一届的红。
齐豫:是吗(笑)那时候就好玩,就报名,大家组成合唱组,演唱组,其实完全像是在学校的一个课外活动心情参加的,因为从小喜欢唱歌,第一次参加比赛其实就是好玩。
主持人:当时唱哪首歌还记得吗?
齐豫:我从初赛、复赛一直到决赛唱的都是英文歌,可能有一首是第一届金韵奖的歌,就是有一些校园民歌,好像叫《如果》,大部分都是英文歌。
叶佳修:我对她记忆非常深刻,因为我是评审。
齐豫:你那时候都是评审了啊?我都不知道呢,那我还要谢谢你(笑)
叶佳修:真的唱得非常好。
主持人:当时想过自己会得第一名吗?
齐豫:偷偷想啊,觉得自己从小都唱歌唱得不错,看能不能拿个好名次,真正拿第一名还是不敢想的,所以还是蛮惊讶的。
主持人:是通过这次比赛进入的唱片公司?
齐豫:对。
《橄榄树》力求完美
主持人:1979年《橄榄树》这张专辑就出炉了,一出炉以后就爆红了,这张专辑是怎么出炉的你还能回忆起来当时的情况吗?
齐豫:也就是跟评审有关,《橄榄树》的作者李泰祥的老师是金韵奖的评审,所以他找我试唱他的歌,第一次听用钢琴唱《橄榄树》的时候觉得这个世上怎么有这么好听的歌,感觉又像民谣可是又那么西洋,又很中国,就是很混合的感觉,他跟我讲是三毛写的词,那时候觉得很想往,可是不是马上出唱片的,那时候跟李老师做了很多新歌发表,因为他做了很多新音乐,就是他认为的大众歌曲,可是其实还蛮艺术的,《橄榄树》是他所有作品里面最通俗的一首歌,先跟他做了巡回以后第二年才真正在录音室里录了《橄榄树》。
主持人:叶老师当时听了《橄榄树》的时候是怎么样子的感觉?
叶佳修:我本来就很感动,因为李老师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很不一样,因为他音乐底子很不一样,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的内涵是很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齐豫演唱的,齐豫可以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她唱《乡间的小路》的时候我觉得这小女生除了声音好之外,还带一点点的也不完全是乡土风味,我觉得齐豫演唱的不太受到限制,因为你只要给她什么样的作品,她就会在那里挖掘出这个作品真正最深处的地方,这样巴结得够不够?(笑)
齐豫:太够了,每一个歌手一定有一些限制。
叶佳修:我是强调她对于挖掘作品内部的感觉,作者写一个东西,但是歌手能够表达多少层面是不见得的,但是就《橄榄树》这首歌给我的感受,我们坦白地说李老师的作品并不是那么容易唱,歌手要去消化它的过程,每个歌手的慧根对于那首歌曲了解到什么程度,然后表达出李老师他嘴巴都没说出来的那种感觉,其实更重要的,她做到了。
主持人:《橄榄树》这首歌后来也被很多歌手翻唱过,比如孙燕姿,费翔,叶老师您比较一下原唱和翻唱有什么不一样?
叶佳修:我个人还是最喜欢齐豫这个版本,在我从事这么久的音乐制作工作里面,我一直觉得齐豫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橄榄树》给我的感觉是完美的,当初在录制的时候也是非常要求完美的,我跟李老师也很熟的,他对于作品的要求特别完美,其他的翻唱作品我听起来就觉得他们只是把齐豫所演唱的东西用他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当然对其他的歌手可能听起来不是那么愉快,但是我觉得公平的说法是这个样子,就是说其他的歌曲我不敢说了,比方说我自己唱的歌别人翻唱都很好,但是齐豫的歌曲《橄榄树》如果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包括我曾经听说过也有人把它翻唱成西洋歌曲。
齐豫:李老师原来有一个英文的版本。
叶佳修:包括那样一个版本,我都觉得还是齐豫演唱的最恰到好处,因为是很特别的组合,三毛的作品,李老师的作品,他们在原创方面就已经结合在一个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很清楚在那个地方,再加上齐豫重新再演绎的时候又有属于她自己的风格,所以那首歌是三个非常极端风格的东西集合在一起的东西,要去突破它很不容易,所以谁要挑战这个翻唱的话可能自找霉倒(笑)
主持人:齐老师,您觉得他们这些挑战者他们的翻唱,您感觉评价怎么样呢?
齐豫:很难评价,因为一首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想表达的方式去诠释它,费翔就改成很电子风的,可是我觉得他是把音乐完全改掉了,孙燕姿又是另外一个立意,她说那是爸爸唱给她的摇篮曲,所以她带着自己所有怀旧的歌曲去唱的,她就是用非常吉他来做的,所以这个很难去说,可是我是很希望,就像现在很多人,美国也是一样,都是把老的歌曲拿来重新唱,因为你怎么听,怎么听,老歌都是比较具有旋律性的,比较以现在的角度,现在的创作素实的感觉来说,听到一首老歌再被重新翻唱,表示这个歌还是有价值所在的,我是很乐见这个现象的。
叶佳修:我从音乐角度上来讲,这种结合到了一种完美的境地,但是他们在别的方式去表现,比如摇篮曲的感觉它的温暖度和简单度就是一种推广的方式,就颠覆了李老师当时写的音乐性非常强烈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现在对于老歌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期待,不见得一定要去听到过去老歌的原音重现,因为时代在改变,从我开始写到现在,有些歌曲已经三十年了,我绝对不是经历了三十年不同的沧桑,三十年有三十年不同的感受,像我听齐豫唱《乡间的小路》的时候,感觉得出来她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变化,确实是这样。
主持人:《乡间的小路》后来也被人翻唱过,两位觉得《乡间的小路》后来的翻唱怎么样?
齐豫:我真的没听过。
叶佳修:我第一次翻唱你,《乡间的小路》第一次翻唱是我重新拿回来做我的专辑演出,当然后来也有很多翻唱,其实我觉得《乡间的小路》又是另外一种,我必须说明一件事情,在整个创作上面来讲,我可能就跟李泰祥李老师是不一样的,我比较讲究希望能够在词的方面,希望所有歌手唱我歌曲的时候是用讲话的方式娓娓道来,比如齐豫描写的《乡间的小路》同样的一幅画,在她的歌声里面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我来唱的时候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其他的歌手,像张明敏我听过,因为我们在广州还一起同台演唱过,他一看到我说糟了糟了,正主来讨债了(笑)所以演唱会的时候就变成他唱前半段,我唱后半段,就是表现不同的风格。事实上风格歌手都有不同的歌手表达的方式,齐豫是最自然的,也是原创的,也是帮这首歌定调的,我常常有一种说法,并不是对后来的翻唱者有什么意见,我觉得后来的翻唱者通常都是在原主唱的定调之后才去摸索这个歌曲,再从这样一个定调里面再找其他不同的演唱方式,在这个方面来讲,我们想听的是每个歌手企图表现出他自己的风格。
主持人:您的作品里头在内地最受欢迎的,或者说传唱率最高的一首歌叫做《外婆的澎湖湾》,您现在可以谈吗?
叶佳修:好啊!
(叶佳修弹唱《外婆的澎湖湾》)
(鼓掌)
主持人:到底是原唱啊,确实感觉不一样。有一个问题,其实《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一开始在内地是另外一个歌手在唱的,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原唱是叶老师,您昨天晚上要登台唱这首歌会不会有压力?
叶佳修:我其实压力很强烈的是这首歌的原创不是我,《外婆的澎湖湾》其实是为潘安邦写的,而且是真的完全为他写的,里头的外婆是他的外婆,澎湖是他外婆住的地方,那些风景都是他在回忆里头,他告诉我时候的风景,当我写《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我还没去过澎湖,因为我们的生活背景比较接近,都是乡下的孩子,所以我把它的外婆想成我外婆的脸。压力真的会很大,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能够跟所有曾经听过这首歌曲的人,用原创者的那种心态重新再去表达一次,我自己觉得是一种特别的满足。其实昨天演唱会里面我更大的满足是拥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这首歌也是当初为潘安邦写的,可是事实上我有很强烈的这种感觉,我自己个人对于中华文化的那种感受,我常常说我的血管里面流的都是文化,而且都是中华文化,我到北京的感受最强烈的就是文化,我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情马上就冲到长城上去,然后去看看北方,说这就是我历史念过的地方,我终于第一次踏上这个地方了。在演唱这首歌时候的感觉会比当初潘安邦在演唱的时候,有很多歌曲我觉得潘安邦唱《外婆的澎湖湾》我觉得还是他自己讲他自己的故事,我跟他的感受不见得是一样的,因为那是唱他自己的感受,而唱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我就很骄傲。
主持人:我知道叶老师有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记录田园,乡村小路这样的歌曲。
叶佳修:对,因为我从小在乡下长大,我所接触的全部都是大自然的那些草地,像赤足走在田埂上,那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觉,写这些东西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政治系,以前我本来有机会跟她一样出国深造的,我系主任告诉我你上过我的课,你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学过政治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一个服务的人生观,从那个时候我写作的时候就会想它能够造成听者什么样的感受。我发现城市的人有一个感觉,每天很紧张,很失落,我一直想把乡下闲散的心情带给大家,每次我写的时候都想让你唱完这些歌听完这些歌以后就跟到乡下走了一趟一样,心情都放松了。所以我不断写这类歌,当然我作品很多了,坦白讲,三分之一是可能没有,但是我很注重这一部分。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齐豫老师出国深造了,据我知道齐豫老师出国深造的时候您已经是台湾当时的超女了。
齐豫:(笑)你真是害我了。
主持人:你当时怎么放弃超女这个身份的?
齐豫:那个时候没有超女,现在的超女是经过全国几亿人选出来的,再加上包装的,我们那时候是非常单纯的,你说我放弃什么,我根本不知道我放弃了什么,那时候说比赛第一名,你就是得到了一把吉他,你很开心,你得到了几千块钱,等于是既定的人生计划已经摆那儿了,这个音乐比赛,这个《橄榄树》好像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人家觉得好像,可能那时候真的是比较单纯,就像是走在乡间小路的女生,那时候父亲早就帮我定好了路子,那时候其实我没有什么想法,既然父亲给我安排好我就按照这个计划就走了,我一点没有什么想法就走了。只是出国念两年书以后,说实话我不是读好书的料,可是自己觉得自己灵魂里面还有想要表现的,或者唱歌可以带给别人一点什么东西的那种种子,后来就有点叛逆,按照父亲的话走了两年以后自己又跑回台湾来,又重新开始了唱歌的生涯。
主持人:齐豫老师大学学的是人类学,学这样专业的人可能缺乏一些艺术细胞,那您这个音乐的才华是非常厉害的,您这个音乐是从哪方面得到的培训?
齐豫:不会啊,人类学其实很宽广的,里面还有艺术人类学,所以学人类学的人要非常浪漫,因为在以前这门学科你必须要到很偏远的地方,跟一些比较原始的,或者是比较简单的社会去生活,要是没有那种浪漫情怀你是没有办法受苦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很多同学里面是很浪漫的,要说音乐的话我觉得遗传的因素居多,没有学过正统的,其实完全是老天爷给的一副嗓子,然后老天爷给了这样子的机遇,真正没有受过什么音乐的训练,真正的训练可能就是跟李老师一起合作的时候,因为他是学正统西洋的古典音乐出身的,所以他对于很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我第一次唱《乡间的小路》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人说我哪里音不准,唱完了就走了,对于音乐的要求你是自然派的,李老师就不是了,他是一个完全雕琢的,他从小受小提琴的训练,他是非常受过苦的,所以他在教唱的时候是德式的艺术风格,是逐字的推敲,所以那时候的《橄榄树》现在听起来很多字是咬不准的,因为他说你不是学专业演唱的,所以不那么刻意要求,可是对每一个字的感觉,那个长度,用的音部位,你这里要变成实音,那里要虚音,如果你不懂他就告诉你怎么做,这就变成他一方面给你一个自由,另一方面给你一个框框,那几年的几张唱片都是用一种声音出来的,就是李老师给你训练出来的,因为他又不希望你太美声,又不希望你有那种靡靡之音,所以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主持人:我们两念一段网友的留言。
网友:现在很难听到比较悦耳的学生民谣了,有的也似乎更现代化,再也没有原先那样感性和纯真的情感了。
主持人:两位怎么看呢?
齐豫:这个好像是普遍社会的一个现象,也是我们要再次去做这样一个演出的一个小小的想法,等于要把人从电脑旁边,从电脑椅子上拉起来,把人从大楼里面推出去,走向原野,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其实我觉得是一种习惯,然后再加上现代社会给你压力,很多人就忘记了,就像现在很多人,因为我现在学中医,现在年轻人都是脖子痛,肩膀痛,手都痛,我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毛病,可是你告诉他,提醒你自己每二十分钟休息一下,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坐到电脑旁边大概三个钟头就过去了,加上现在连娱乐都是坐在电脑旁边,所以这成了一个趋势,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已经有一点这个趋势了,所以叶教授一直让大家往田园去走,大家现在一出门都走到网吧去了,在国外不是这样的,在国外虽然现在越来越紧张,可是他们都回归了自然,到了礼拜六、礼拜天没有人待在家里,不要以为我们学了西洋的科技,西洋的电脑,结果我们变成西洋人的以为他们是这样子的,其实不是,他们就是在工作的时候,其实在休闲的时候完全都摒弃了,我觉得我们应该给父母这样一个概念,在礼拜六、礼拜天的时候带孩子出去玩。
叶佳修:我倒不是很排斥科技,因为我自己后来的工作在科技方面占了蛮多部分,尤其我认为其实如果同样是面对屏幕的时候,可不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就是从这样一个基础点,所以今年我写的奥运歌曲的两首歌,其实是从给北京的,就是北京2008,我把资料放在这个地方,其中有一首歌就是我用现代科技最简单的,你上电脑玩互动游戏,你可以把眼界放宽到整个这首歌的主题,我认为北京2008的奥运就是从我们五族共和这么强烈的文化的融合力,到现在第一次中国人可以主动对外用五族联手,以中国人做主角把我们文化传播出去。但是如果从科技的角度我是把它当成它是一种互动游戏,当你把北京2008当成一个密码打进去以后,所以我在歌曲里面有设计一段新的用科技的方式告诉你,带大家到时空宇宙上任何一个点,任何一个时间里,但是重要的是北京有你,有我,在这个点上我们所有人创造了历史,所有人都可以透过时空穿梭机看到这个点。其实使用科技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调试自己的生活到乡下去也是一种方法,可是在心理上和思绪上来讲,我希望大家在使用科技的时候不要把眼睛锁在屏幕上,而要让你的思想开放,因为科技这么方便的情况之下你可以征服的范围其实是无边无际的宇宙和无边无际的时间,随时随即就在这个刹那点上做你的事情。
音乐方面我很希望将来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能够到国内,能够多做一些演出的机会,同时在演出的过程当中,在之前花比如说一个星期,在周边的各个学校里面弄一些座谈,让这些年轻的孩子能够跟我分享,我比他们多三十年这种做音乐的经验,这当中有很多从过去很纯朴的一把吉他,到现在用科技的方式,我自己也都是用电脑编曲,我新的作品,包括现在有的奥运歌曲全部都是电脑自己编的,但是做得到,可以模仿到你所需要的那些东西,完全根据你自己所想的,让你的想象力,重点是我希望所有朋友们到现在科技虽然很发达,但是当你面对既使是很小一方一木的时候,你的想象力是无所不在的,你有一个非常非常宽广的无穷的空间,不要忘记那个空间还是属于你去征服的。
主持人:谢谢叶老师给年轻人的提醒。齐老师,在话语歌曲里面出英文专辑最多的应该是齐豫老师,您是特别喜欢英语的语言?
齐豫:我觉得跟耳朵有关系,所以很多歌手耳朵好,所以唱歌好听,音会准,相对来说对语言的掌握也比较好,所以一直从小觉得自己对英文这个学科比较能够上手,从初中开始,当然大学的时候学吉他一定是唱的英文民谣,所以变成英文的民谣从我17岁开始就一直跟着我,后来出了专辑以后出的都是中文歌,可是一直对于英文歌,好像我是从那里出来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基层上出了一些专辑,后来有一些歌手出了英文专辑了,我还是跟着他们出的,只是在这时候有一种想法,因为自己从民谣出来的,所以唱了以前很多英国的民谣,美国的民谣,还有在即有歌曲选择里面你觉得比较好像能够找到一些我自己觉得中文歌里面没有办法发挥得技巧,或者是一些譬如百老汇的东西在中文歌曲里面很难找到,所以有点把玩自己的声音,当然还是注重词什么东西,还是要像齐豫的风格那样的心情去做英文专辑的。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介绍一下最近的工作计划。
齐豫:因为我现在已经潜心修佛,走进一个比较属于宗教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流行音乐我是完全不再碰了,所谓不再碰就是不再出新的专辑了,除了演出之外,如果下次再出专辑还是会以我的宗教音乐为主,其实现在有的时候在外面还跑一些通告,上一些节目,其实主要也是要跟大家宣扬一种宗教的观念,我觉得像我们刚才讲的所谓年轻人的一些问题,基本上我觉得很大的问题也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一个宗教,我觉得我不是要宣扬佛法,而是希望每个人在你自己的生命里面找到一个信仰,找到一个宗教,我觉得要有一个宗教的顶在我们上面,所以其实我的未来计划就是多出一些关于宗教的东西,有机会的话说不定写本书也可以。
主持人:希望你的书早点问世。叶老师呢?
叶佳修:事实上我觉得西洋歌曲很有魅力,我也写了很多西洋歌曲,刚才提到的奥运歌曲里面其实是五个不同的版本,里面也有纯英文的版本,其实我想因为我过了五年的移民生活之后,过去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我想把它重新做,我接下来计划蛮多,我现在正在把过去我写的歌曲,当初写作的原动力写成书,已经写了一大半了,当然我希望的表达方式是因为我自己对多媒体很有兴趣,所以我想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每首歌有很多不同的语言,所以用不同语言的版本在DVD上可以切换,你可以切换到故事的背景等等,我觉得我没有抛弃科技,我觉得科技可以做很多,随着年龄的成长,接触的东西我就希望把它转换到生活当中,跟大家做一种交换,我想我不断会继续做下去。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我觉得两位真的谈的非常多,也非常好,我很希望我们能够再聊下去,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得不结束这场聊天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两位能够光临我们新浪聊天室,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关注今天中午的聊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