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手机1天10块:孩子缺乏这项能力,危害到底有多大?
01
江苏淮安采女士就读高一的弟弟成绩下滑,家长为了查找原因,发现尽管学校禁止带手机、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
孩子却偷偷去学校外面的商铺租手机玩,1天10元钱。
价格不贵,还能越过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于是玩手机从“地上”转为“地下”。
虽然知道玩手机耽误学习时间,可是控制不了想玩手机的欲望啊。
采女士查出了弟弟租手机的情况,最后商家答应她:不再将手机租给她弟弟。
也算是商家“良心”了,替家长管着这个孩子。
可是一家商铺不租,并不代表孩子不能通过其他渠道玩手机。
就算管住商家不租,想玩手机的孩子还是可以找其他途径玩的。
以前的沉迷网吧,现在的偷着玩手机,不变的是控制不住欲望的孩子。
还有网友评论说:有自控力的人有手机依旧学霸,没自控力的,没了手机还会去发呆。
是啊,即便不玩手机,没有自控力、不想学习的孩子,成绩照样会下降。
自控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杰出实验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指出:自控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力量,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不管孩子学习还是以后的事业发展,没有自控力根本无法完成,更别说取得好的成绩了。
02
自控力强的孩子更懂得坚持
自控力强的孩子有耐心,延迟满足能力强,能够自我管理,对于认准的目标持续努力。
关于自控力有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人员招募了百余名4岁的孩子参与这项实验。
实验开始时,给每个孩子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工作人员离开房间15分钟,回来后如果孩子的棉花糖还在,就再奖励孩子一块棉花糖。
最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住没有吃棉花糖。
14年后,调查显示,当年忍住没吃棉花糖的孩子“更具竞争力”,大部分都进入了好的大学。
由此,实验人员得出结论,自控力是决定孩子成就的关键因素。
自控力强的孩子,能够持之以恒,尤其在学习方面,点滴积累,带来巨大的差异。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学习,不一样的坚持,结果也就不一样。
女儿学舞蹈的培训班,一起开始学习的孩子,有的坚持每天练习,一年来打卡200多天,连下腰等高难度动作也能轻松做到。
有的孩子经常请假,平时也不练习,跟不上进度,只能留一级,跟着其他班级学习。
过了一年,坚持练习的孩子取得了进步,越来越喜欢跳舞。
没有坚持练习的孩子,连家长都对孩子在舞蹈方面没了信心。
孩子没有自控力,不能通过持续努力取得收获,也就无法完成学习等方面的目标。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说,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自控力傍身的孩子,才能坐得住“磨针”。
03
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内心深处的那种纪律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不断磨炼孩子,培养孩子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1、引导孩子等一等
现代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多巴胺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奖励存在“延迟折扣”,很小的延迟就能大幅降低感知到的价值。
孩子容易不如意就气急败坏,大哭大闹,尤其向家长提出要求被拒绝后,“延迟折扣”让他们很不愉快。
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想要东西时会对大人说“立刻”“现在”。这样的字眼往往被大人解读成性子急、脾气暴。
如果家长适时引导,对孩子的需求给予重视,是可以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
一天,5岁的大宝要我立马在网上给她买双雨鞋,我一面答应,一面告诉她雨已经停了,下次下雨还要好久,不如等一段时间再买。
她欣然接受了等一等的建议,去玩其他的了。
面对她的要求我没有立即反对,而是先接受,再引导。
本以为孩子会不讲道理,原来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事,孩子关心的是,你是否在意她的需求。
2、给孩子多些空间
心理学认为,缺乏自我意识,是自控力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要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
现在的成人“巨婴”,并不是天生能力弱,而是父母管得宽,父母管代替孩子管,孩子自我意识淡薄,自控力不强。
正如教育学者尹建莉说,自由的孩子才最自觉。
著名演员海清对儿子的学习就没有很多要求,给他自我管理的空间,儿子的自控力却很强,在学习方面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她的儿子蛋妞以“学霸”著称,对英文、国学、摄影、绘画、书法、钢琴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10岁时在学校画的作品颇受好评,还有人想出三万的价格买下。
海清要和儿子玩棒球,儿子却对她说:“我一会做完作业再陪你玩,你先休息一下。”
海清看儿子又有那么多作业,有点心疼,儿子反而安慰她,“你要有耐心,不要对写作业有反面情绪。”
妥妥的别人家小孩。
家长管得少,激发出孩子的内生动力,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热情挡也挡不住。
3、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心理学认为,做到自控,就得在关键时刻明确自己的目的,即“我想要”的力量。
孩子看不到较远的目标,家长就要引导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明确“我想要”的。
相比大目标,小目标容易完成,也能够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并从中汲取坚持的动力。
股神巴菲特要求子女都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并在以后的日子必须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
当他的儿子彼得告诉父亲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是想把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时。
巴菲特告诉儿子,在确定好目标后,不妨列出一个相继计划,并不断告诉自己要努力去完成,要取得最后的成功。
巴菲特还用自己做例子告诉儿子,你和我其实在做同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
再宏伟的目标,也要分解到每天“画上几笔”的小目标才能实现。
同时,家长作为目标的引导者,更要有自控力,严格执行目标计划,不能让孩子觉得计划是用来打破的。
04
学贵心悟,行动贵于坚持。
用心领悟、坚持努力,是家长无法替代孩子的。
目标在远方招手,尽管前路充满荆棘坎坷,孩子,慢慢来,你的人生,由你掌控。
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未来,终将走上家长能力不可企及的道路,自控力才是陪伴孩子长久的宝贝。
拥有自控力的孩子,必将掌握自己的人生。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面对自我,将目标内化于行动,家长更省心,孩子更进步。
—End—
PS: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在这个群里:会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大咖为大家分享优质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加入。
入群方式:+微信woshihuairen__wow,回复暗号:入群。
—作者简介—
羽木舒亲子育儿,拥有数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医生、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专为0-12岁宝妈们打造育儿宝典,期待您的关注(id:babyyms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