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说|雍也篇6.22:對比
樊迟問知,子曰:“务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谓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获,可谓仁矣。”
樊迟,在《論語》當中,問了孔子很多問題......
其中“問仁”的章節,包括《論語·雍也6.22》在内,還有《論語·颜渊12.22》(既:“樊迟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出自于《論語·颜渊12.22》),以及《論語·子路13.19》(既:“樊迟問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雖之夷狄,不可弃也。’”←出自《論語·子路13.19》)。
此外,在《論語·為政2.5》中,孔子還告知過樊迟他(既:孔子本人)回答孟懿子問孝的具体含義(既:“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出自于《論語·為政2.5》)。
在《論語·颜渊12.21》當中,“樊迟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在《論語·子路13.4》中,樊迟問過孔子怎麼种庄稼。
↑還問過孔子怎麼种菜。
既:“樊迟請學稼......請學為圃。”(←出自于《論語·子路13.4》)
↑這在《論語》中,↑是很罕见的。
既:《論語》中,記述某人向孔子求學于‘某一项具体的技能’。←這種情况,在《論語》中是很罕见的。
“太宰問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出自于《論語·子罕9.6》)
↑説明,孔子未必“丝毫不懂”种地(既:“稼”←出自《論語·子罕13.4》),和种菜(既:“圃”←出自,同左)的知识。
↑只不過,他不愿意回答樊迟罢了。
↑道理,↑也许是這樣的。
孔子未必真的丝毫不懂种地、种菜(←的知识)。
道理是↑這樣的。
這里,既:《論語·雍也6.22》當中:“樊迟問知,子曰:‘务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出自于,同上),←這是對的。
所谓“仁政”,←↑就是這樣。既:“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于《孟子·离娄上》)
“务民之義”(←出自《論語·雍也6.22》)就是説:譲人們,←安心干他們想干的事儿(既:“民之義”)。
“義”呢,就是:‘我真正想干的事儿’。“务民之義”(出自于,同上)←就是譲人們,专心干他們真正想干的事儿。
↑這叫:“务民之義”(←出自《論語·雍也6.22》)。想画画的,←→譲他专心畫......
想打铁的,←→让他专心打......←这叫“务民之義”(←出自同上)。
想畫画的,←結果他不得不去打铁......
想打铁的,←結果他去當大夫(既:醫生)......←這就叫:不義。
↑這就叫:务民之不義,了。
↑道理是↑→這樣的。
“务民之不義”,←就是:不知。←或者叫:无知。
“务民之不義”,←又喜歡、专爱神叨叨的拜鬼、拜神......←那這就是《論語》當中,孔子認為‘知者’,←的反面儿了。
↑知者的反面儿,↑就是↑這樣(既:‘务民之不義’,譲想畫画的不得不去打铁......等;同時,又神叨叨的信鬼、信神兒......),←這是我們儒家的觀點。
我們儒家認為,无知,就是:专著于,譲“绘画家”不得不去“打铁”;同時,自己又神叨叨的,信這、信那(既:信鬼,信神兒......)。
↑這,在我們儒家人看來,在我們真儒家看來,↑這就叫:真‘无知’,了。
↑道理是這樣的。
同時,對于“仁”,孔子説:“仁者先難而後获,可谓仁矣。”(←出自《論語·雍也6.22》)“先難而後获”(←出自于,同上),←是《論語》中,孔子對于“仁”、對于“仁者”的‘一個侧面描述’之一。
《論語》中,孔子對于:“仁”←這一概念所代表的境界,有過许多的‘侧面描述’。←都對(既:←這些《論語》中,孔子對“仁”,←這一思想境界,←或称為:認知水平的‘侧面描述’);只不過,面對不同人的提問,孔子會從‘不同的侧面’←去向對方描述(既:描述“仁”)。
↑但,無論是哪个侧面,↑那都是:“仁”。
↑道理是這樣的,無論哪個侧面,孔子説的,都為:“仁”。
↑這里,(樊迟)問仁,(孔子)曰:“先難而後获”(←出自于《論語·雍也6.22》),←也是對的。
↑這個道理,就是孟子説的:“盈科而後进”(←出自于《孟子·离娄下》),‘成章而後达’(既:“不成章不达”,←出自《孟子·尽心上》)的道理。
↑道理是一樣的。
↑想要‘成仁’,←那必须得“難而後获”(←出自《論語·雍也6.22》)啊。
不吃苦,没有积累相當的“地基”,“坑坑洼洼”還没有真正的填平(既:“盈科”,←出自于《孟子·离娄下》、与《孟子·尽心上》),没有累积到一定的高度、规模(既:“成章”,←出自于《孟子·尽心上》),←那麼,你就無法‘成仁’。
(你就只能)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快”。
↑那會很容易(既:←与扎扎實實,稳扎稳打,一步一個脚印兒的“盈科後进”、“成章後达”相比;←“盈科後进”,←出自《孟子·离娄下》,“成章後达”,←出自《孟子·尽心上》)。
但,↑那確是‘无仁’的特點,之一。
既:投機取巧、為求“快”耍小聪明......
↑道理是這樣的。但,没有错,哪有對呢?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九月初二 于自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