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管理今日头条今日值得看

职涯规划(上篇)︱以终为始,预演未来

2017-04-06  本文已影响156人  力姐开讲

每次面试,面对着候选人不同的工作经历,我最经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在每次跳槽和选择新工作时,有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通俗一点讲,我想问问,这几段经历是有中心思想的选择,还是脚踩西瓜皮的权且。

大部分的人回答都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并没有想到或没有能力规划自己的职涯,每一段的工作经历之间并没有规划的痕迹,只是机械性的寻找下一个工作而已。

每次我都详细认真的不厌其烦的事无巨细的了解每一次跳槽的原因,动机,导火索,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顺心了,疲惫了,散伙了,破产了,赌气了,要回家乡了,被算计了,99%都是被动选择。有主动选择的,也无乎是为了收入而已。

极少有人说,根据我的规划,这一步是实现职涯规划的某个阶段,那一步是实现职涯规划的另一个阶段。有的人甚至仅仅会因为没有新鲜感了,就选择下一站。

当然,极少数人能够清晰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也不可能让自己按照写好的剧本来演绎人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意识的职涯规划对自己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哪怕就是规划个方向,不断修正,不断前进,及时纠偏,往往也离自己的梦想不会差太多。但是随意,随性,随便的对待自己职业这件人生大事,往往会前途坷坎。

1、职涯规划的几个重要节点

对于职涯规划,有几个时间点是比较关键的。

(1)高三毕业:

高考结束,在报志愿时,是职涯规划第一个重要节点。在应试教育的中国,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又有多少学生有自己的职涯规划呢?又有多少孩子对自己所报的专业非常清楚呢?从专业前景到从业前景,很多时候是别人说,老师说,父母说,同学说,电视上说。这个时候,能有自己的兴趣,迅速选定自己的专业,并立志在这个专业出人头地的学生是幸福的,未来也会很有建树。但是我接触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懵懂无知。甚至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有多少学生在报志愿的时候,根本无从与就业关联。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大学无所事事,逃课,就业专业不对口跟这种现象不无关系。在国外,读大学是为了提升能力,在中国,读大学是为了拿学历这个通行证,大学学的东西有时跟工作关系不大。

(2)大学期间

大学四年,是职涯规划重要的时间段。随着对专业的了解,自我认知的清晰,对未来相关行业的了解,大学四年每天都是做职涯规划的时间。不断修正,不断调整,越早计划,越周详,大学毕业时越从容主动。

专业、就业、考研、创业,这是大学生的四个规划方向。

专业:立志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学习、实验课实习、老师的互动都很重要。

就业: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必需具备一到数样通用才能,这是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核心技能。

考研:(我不太赞成考研)如果是为了专业深造,不仅考研还要考博;如果是为了就业文凭更高,我持保留态度(在很多单位,研究生并没有学历工资,跟本科生一样的竞争环境);如果是没想好如何就业,延期面对就业的想法,建议放弃考研。企业三年比研究生三年学到的何止是多十倍啊。创业:本文暂不展开这个话题。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是极少数。

(3)职业倦怠去与留

当在一个岗位上待久了,技能都会了,流程也熟悉了,绩效也稳定了,这个时候新鲜感消失了,会有一些疲乏的感觉。如果老板再凶一些,找的碴再多一些,升职加薪又绕过了你,人际关系再微妙一些,这个时候就象身体免疫力较低的时期,遇到一点事情,就会考虑去与留的问题。

这个时候职涯规划就很关键。

是坚持再坚持呢?还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感性的思考往往不够。需要认真思考职涯规划进度,或许这里还有没完成还有可能完成的某些规划,那就坚持,更加努力,期待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突破自己,破茧重生。

(4)跳槽前后期

如果决定跳槽,在前后期,都要在自己职涯规划路线中进行评判,是按照路线前行,还是因为一时一事一人偏离了原定的发展轨道。

跳到新单位,熟悉环境后,就是对自己职涯规划的一个评估和反馈。如有偏差,尽量微调,不可频动。

(5)加薪晋级时

如果你表现出色,加薪晋升后,也要总结思考前一阶段的职涯发展,标记成为职涯规划过程中的新里程碑,对下一步职涯规划目标发起冲击。

(6)家庭变动时

比如父母病重,比如夫妻感情变故,比如要为家庭做相应的搬迁或工作调整,就需要结合家庭,结合前期的规划,做一个全新的规划。

(7)关键年龄段

比如30岁,这是职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年龄节点。

比如35岁,这是职涯中最后调整大方向的机会。

比如45岁,这是职涯中开始考虑最后一个职业阶段的年龄。

......

2、职涯规划的误区

(1)脚踩西瓜皮

大学毕业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干着就行了。或者找个看上去顺眼的工作就可以了。走一步算一步,也不愿想太多,不愿有太多压力。“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的原则。现在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

其中有一些是女孩子,父母的期许不高,自己也声称没有野心,做个小女人。而这类人对稍微工作努力一些的女士就称人家为“女强人”,仿佛自己的无争还更有优势一般。这类人的人生大事只有一件:找个好人家把自己推销出去。

(2)别人眼中的好工作

父母眼中永远认为“公务员”、“医生”、“教师”是最好的职业,前辈们眼中永远认为“金融”“互联网”是最热门的行业,街坊们永远认为“国企”、“央企”是最安心的工作。

但是,你喜欢吗?你会因为有面子而选择公务员吗?

你会因为家人和自己看病方便选择医生吗?

你会因为当老师有长假期而选择教师工作吗?

你会因为国企的稳定而选择一成不变的国企工作吗?

你要选择一份工作,不能让一个并不是主要的细节左右你的重要决定。因为所有看上去很美的条件背后都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你能忍受公务员的低薪吗?漫长的晋升之路吗?或者左右逢源的圆滑吗?

你能忍受教师的辛苦吗?涨薪的缓慢吗?家长学生的不理解吗?

你能忍受医生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吗?接诊的嘈杂吗?病患关系的紧张吗?

你能忍受国企复杂的人际关系?缓慢的工作节奏吗?论资排辈的冗长吗?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光鲜一面,也有难以言说的苦衷。你必须看到亮点,也克服得了短板,才是客观冷静的职涯规划。

(3)收入高就是好工作

不管专业匹配,不管适合度,不管发展瓶颈,几个工作中,选定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收入。跳槽的唯一标准也是收入。

要知道,在某一特定阶段,待遇的范围非常窄,这时追求收入反而无益。

比如,职场新人的第一份工作,你再要求收入,你自我感觉再优秀,也无法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相比较。

比如,后线员工,一般无法与一个销售业绩优秀的销售经理相比较。

所以,收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旦追着绝对的收入跑,到最后反而因为积累不够,内功不足而影响收入。

收入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时期相比较的高低,还有一种是随着职级和能力的提升的高低。后者更长久,更丰厚。

收入的模式一般不外乎是固定薪资+奖金+绩效提成。固定薪资体现的是你的重要性,奖金体现的是你的表现,而绩效提成体现的是你的业绩。如何拿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不言而喻。

(4)走捷径

找个有实力的男友或女友,安排待遇福利好的工作,少奋斗十年。这种往往能解决眼前一时,就未来漫长的一生,得保证这种实力一直存在,或者你拥有了新的实力。不然,靠山山倒,靠海海干的例子还少吗?人各有志吧。

总之,职涯规划是主动的、客观的、持续的、系统性的计划的过程。随意的和偏离的规划都对人生无益,你将被职业所操控;你科学主动的规划,你将掌控人生。

3、职涯规划要考虑的几个方向变量

职涯规划中有几个方向的变量是必须要考虑的,你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去,以下三个维度将决定了你的高度、位置和发展。

第一个方向:横向变量

(1)地域

(2)行业

(3)职业

(4)岗位

你必须要选择在某地工作,从事哪个行业,在哪个部门,具体哪个岗位。

第二个方向:纵向变量

(1)基层

(2)主管

(3)部门经理

(4)高管

你需要有晋升时刻表,要明确什么时间晋升,才有有动力有目标去达成,去捕捉机会。

第三个方向:深度变量

(1)新手

(2)技工

(3)专家

(4)专业管理(如产品经理或科研带头人)

对于专业选手来讲,有真本领,能产生利润的专家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人。

以上几个变量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组合思考。甚至可以殊途同归。

比如:张三,在上海某金融公司做会计,经过三年后成为主管会计,再经过三年成为财务部经理,再经过五年进入总经理室,分管财务,再过五年,成为集团公司的CFO。(当然,这是比较理想化的例子,这种晋升之路,也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完成。)

以下是一个企业的不同岗位示例:

市场:品牌、广告、公关、商务合作等

销售:直销、分销、电销、会销、代理、销售管理等

研发:研究、开发、设计、产品经理等

生产:生产、制作、写代码、仓储、物流等

服务:客服前台、电话中心、服务项目、大客户、知识服务等

财务:出纳、会计、财务管理、避税、资本运营、投资

人资:招聘面试、薪资福利、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

行政:场地、采购、安保、行政事务

合规:审计、法务、稽核

高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有很多小白对于一个企业到底有哪些岗位不太清晰,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不甚了解,选择工作往往以某个公司为目标,甚至不会具体到某个部门或岗位,这是很盲目的行为。

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一个部门的不同岗位,差别可是不一般的大。一般规律是:前线比后线受重视,销售比生产收入高,研发比后援要重要。财务人事属通用岗位。还是那句话:任何一个岗位,都要看得到亮点,克服得了短板。

本篇写了职涯规划的时点、误区、思考方向,因篇幅限制,先到这儿,是为上篇。

下篇会对职涯规划的关键点和职涯规划的方法再做阐述。欢迎关注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