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里的故事:古琴名曲《广陵散》
《广陵散》是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它的乐曲激昂、慷慨、悲壮,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战斗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悲壮的故事。
聂政与《广陵散》
据《太平御览》等古籍记载: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父亲给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长大后,立志为父亲报仇。
有一天,他混进王宫,刺杀韩王,但没有成功,被卫士追杀,逃进了深山。拜一位隐士为师学琴。
韩王在全国悬赏捉拿,画影图形,张贴布告。王宫里更是戒备森严。
为了不让人认出自己,聂政想方设法自毁容颜。他身上涂漆改变肤色,吞炭入口,弄哑自己的嗓音。七年过去了,聂政的琴学成了,回到韩国准备复仇。
在路上,聂政遇到多年不见的妻子。竟然被认出来。聂政恼恨地对自己说:“为了报仇,我改变了容貌和嗓音,谁知牙齿还能被人认出来。如此下去,父仇何日得报?”他又毁了自己一口漂亮的牙齿。他又回到深山苦练了三年琴。
等聂政再次回到韩国,他在门楼下弹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人们都被他那精湛的琴艺征服了。韩王派人把聂政带入宫中献艺。
到了宫中,他开始演奏。韩王听得聚精会神,突然,聂政从琴腹中拔出一把匕首,大喝一声:“暴君,你的末日到了!”匕首直刺入韩王的心脏。见韩王已死,聂政用匕首割下了自己的眼皮、鼻子、耳朵、嘴唇,他完全毁坏了自己的面容,然后横剑自刎了。
《广陵散》古琴曲中的各音乐曲段分别为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合。传说聂政刺杀韩王时弹奏的正是此曲。
嵇康与《广陵散》
聂政所在的时代大约过了六百多年,西晋一位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名士――嵇康。
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招致杀身之祸,公元前262年,嵇康以"乱政"之罪被斩首。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可以想见,刑场上三千太学生为其送行,《广陵散》缓缓奏起,气势恢宏,撼动天地。琴声慷慨激昂,犹如波涛汹涌,惊涛拍岸,又如万马奔腾,驰骋疆场。在压抑沉闷的气氛中,曲调变化多端,如泣如诉。琴韵幽幽,气贯长虹。一曲弹罢,嵇康慨然毁琴,仰天长叹,"《广陵散》从此绝矣!",嵇康从容赴死,万古流芳。
千年后,人们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
《广陵散》中国古典音乐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