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旅行·在路上简友广场

川行六日(二)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100人  隽永芳华Lawyerg

——成都杜甫草堂记行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说过,“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知道我到了成都,朋友江南电我,略聊近况后建议我,一定要去杜甫草堂看看。于是,下午4:30从武侯祠出来,我们的心便飞到了杜甫草堂,急迫地想瞻仰诗圣故居。     

来到草堂,抬眼仰望,偌大的门楣上高悬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未见落款,据说是我们郭家沫若先生的墨宝。

史载765年杜甫携家经水路出蜀。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走入诗圣的故居,会被浓郁的书法、诗画和楹联氛围所感染,让每一名参观者体味到了沉淀千年依然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诗书文化底蕴。我们穿过郁郁葱葱、竹树成荫、绿水萦回的庭园,享受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感受主人当年“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诗情画意后,便走进了草堂大廨。

廨在古时是官吏办公的地方。因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验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厅中摆放的是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雕塑的杜甫铜像,塑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此驻足凝视,似乎能够感受到一千二百多年前,正漂泊在江河之上的诗人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廨内两边有叶剑英元帅撰书的对联一幅:“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宗薄斗牛”,正是对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真实写照。

出大廨就来到了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的诗史堂。据介绍,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此建筑因此而得名“诗史堂”。作为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的诗史堂,“诗史堂”牌匾两侧挂有沈葆桢撰写的“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的对联,与苍劲有力的“诗史堂”三字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厅堂的中央安放着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雕像凝视着前方,眉宇间如同诗人笔下的诗歌一样,写满了忧国忧民之情。雕像整体呈古色古香的青铜色,如许多游人一样,我禁不住上前抚摸了诗圣的“圣须”,与伟大的诗人“零距离”亲密接触了一回,这不能算是对诗人的亵渎罢。由于游人的抚摸,雕像的胡须、鼻尖、面颊等部分地方已呈现出了金黄色。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人生逢乱世,饱经磨难,在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和征战的残酷后,忧愤不平,愤笔疾书,写下了“三吏”“三别”,长歌当哭,是谁的清泪沾满襟衫,又是谁的思绪,从檐间纷纷而落,萦满草堂的亭台。出诗史堂,穿过杜甫诗中描述的“新添水槛供垂钓”,横亘在小溪之上的小石桥及“水槛”,迎面而开的便是“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柴门了。

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现代书法家陈云诰补书的“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信有文章惊海内”与“犹劳车马驻江干”两句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纵观整幅对联,作者对诗圣的赞誉之辞镶刻于字里行间,可谓字字珠玑。如果说南宋诗人叶绍翁在那关不住春色满园的园林外,仰望着探墙而出的红杏,却不能不在小扣柴扉久不开后发出游园不值的感叹的话,那么,今天的草堂柴门则是以诗圣的胸怀,门户洞开,笑迎八方来客。

过柴门便是三幢呈“品”字排列的建筑,“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分别为取自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和“懒性从来水竹居”的“恰受航轩”和“水竹居”。“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的诗句。祠内墙壁上陈毅元帅“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对联挂在木制的杜甫画像两侧,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据介绍,之所以三人同殿,主要是殿内若只塑杜甫一人,异乡作客,未免过于孤单,而黄、陆皆为诗歌成就极高的大家,虽不同朝代,但如果三人一堂,既能共论诗艺,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礼,以盛香火。而清人的一副“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对子则对此举作了很好的诠释。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果亲王的手迹“少陵草堂”四字。也许时代久远,亭子的六个红柱上的红漆已有些斑驳了,顶部业已枯黄的茅草在巴蜀温和的气候下,钻出了片片嫩绿的藤蔓。草堂内多竹。无论是在堂前屋后,庭院之中,还是在小路两侧,处处竹树掩映,清幽雅洁。杜甫的草堂便掩映在一片翠竹绿树之中。

草堂的篱笆外是一块高一米半左右,雕刻有杜甫头像的大理石,石像后是一丛茂密的翠竹,寓意了诗人不随波逐流、高风亮节的人品。由细竹交叉编织而成的篱笆围成了一方小小的院落,院门是由茶杯口粗细的树干制作而成的,门顶以茅草为檐,与草屋浑然一体。步入茅屋,展现在眼前的是三间屋舍,中间为主人起居休息的卧室,左右为会客室和灶间,桌椅板凳、碗筷杯碟一应俱全。

据史载,公元761年秋天的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诗人所表现的那种“安得厂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精神,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

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生动地描绘了那里的风光“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相对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来说,算得上是一段惬意的生活。

才子命短,杜甫仅活了58年,公元759—765年来到成都,初住草堂寺几个月,一直到次年才得到亲友资助,在寺堂的浣花溪畔建起草房。到了公元765年4月,杜甫因其生活支柱、剑南节度使严武病死而心生悲痛,5月便惜别成都,再也没回过曾居住了3年9个月,作诗240多首的草堂。7年后,他流落湖南,死于来阳水灾中的小船上。

如今的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不是诗人当初“蜗居”时的模样,早已成为一座古色古香、规模恢宏的纪念馆。若诗圣在天有知,当是笑眠九泉!当然,断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篇流传千古,也不会有“安得厂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为民请命、奔波的博大胸怀让后人景仰!

此是我辈后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