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几何?想法

女儿说我没有人类深层次的情感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片片枫叶心

“我睡不着,也不能回家,我真不想呆在这儿了!”女儿的语言中透露出苦闷。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回来也不方便啊!睡不着怎么啦?”我一听说她要回家,赶紧问原因。

“上课喝了咖啡,睡不着了,翻翻聊天记录,看到你们说的话,都是让我要坚强,要努力,我现在的心情好像站在北极的冰山上。”女儿的话让我心底一紧,仿佛一股寒风吹过。

“我知道你那儿冷,我也能体会一个人生活不容易,下次少喝点咖啡,早点睡觉,能量及时补充,就不会影响到情绪了。”我试图让她改变生活方式。

她听了明显不悦,对我有点失望:“你一开始还能理解我,最后又开始说道理了。你啊,真是不懂人类深层次的情感。”

“那你认为我如何说,才能让你心理有点安慰呢?”我被她这么一说,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接话,只得反守为攻。

“你啊,你能识别我情绪背后的需求才行啊!我现在是在寻求你的理解。”从女儿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她对我的期待。

女儿在国外求学,她那儿疫情紧张,病毒肆意,防控封城。她一个人住,我最担心的就是她的安全和情绪。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陪她聊天,唠唠家常,一起笑对生活的艰难。先生也鼓励她要坚强,要有面对未来在不确定因素的心理准备。

多数时间里,她能做到情绪不受外界的影响。但有时候她也会因为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能量严重不足,情绪波动。而我们呢,国内居住地疫情平稳,没有病例,日常生活不受任何影响,疫情的压力也就小多了。

女儿发来微信时,我正在读书充电,能量满满。她那儿的凌晨四点,室外零下30度,室内她一个人辗转反侧。这样的情况下,我可能真的很难全部感受到她内心的情感。

当我虚心请教,主动向女儿寻求反馈时,她说我要习得以下三种能力,就能和任何人沟通无畅了。


一、感知力

百度上说,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说,很多人对“自我教育”没有正确的理解。人们总以为知道了,就是完成自我教育了,其实从知道到做到,距离有十万八千里。而真正的自我教育是要完成内化与生产两个过程的。

内化就需要极强的感知能力。比如阅读写作就是内化的过程,而如果你的感知能力强,当你阅读别人的文章时,你就能钻进作者的脑子里,感知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同理,生活中你与人交流时,能感知到别人的情绪,适时给予回应,自己也能得到更多反馈。这样说来,感知能力强的人,幸福度都会提高。


二、洞察力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见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也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导向,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就是洞察力。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事情,而如果要习得这种能力,是要靠长时间的刻意练习。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获得对一件事物的洞察力。

比如,我如果能看到女儿情绪不好的背后,其实是需求被理解的,那我就要表示对她的关心,而不是说道理。一个人情绪不好时,任何道理都是无用论,因为他的大脑处于非理性状态,道理只会让他压力更大。


三、共情力

《共情的力量》作者是一位心理学教授,他正是因为共情不足而导致弟弟自杀,后来他写了这本书。他说,共情主要“共”的就是“情绪”,人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很难做理性的思考,小情绪很容易就被煽动到大情绪。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能力。

而做到共情力,我们先要学会共情式倾听,一是抛开自己,不评断,不给人贴标签,不科简单分类;二是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三是评估而不是评断,即以共情为导向,找到真实情况的能力;四是向对方表达感同身受的话。

比如,女儿有情绪,我要通过提问让她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只要学会倾听,并适时地肯定她的情绪,她就会好多的。

于是,我学着共情她:“你现在还好吗?感受如何?在这个寒冷的深夜,你是不是感到特别的孤单啊?你是不是特别想家?”

“是啊!特别想家。压力大时,就会想到如果能回家过年,动力会足些,现在不能回家,想起来会有点难过,好像生活没有盼头了。”女儿说出了心里话。

“爸妈也想你啊!可是现在疫情这样子,我们过几个月再看情况。现在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心疼地对她说。

“你们就每天陪我聊聊天,我就会少一些牵挂和烦恼。”女儿的需求就这么小,我决定满足她。好在,我已经这样做了,只是有时对她的情绪不能认别,不能为她解决问题。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会对你笑;你对他哭,他也会对你哭。我的女儿让我看到我知识的欠缺,能力的不足,更让我有了行动的改变,内心的成长,幸福的感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