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我的打酱油的职场认识人在职场

「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有什么区别?

2015-08-09  本文已影响130人  上官文商

【提问部分】——

在生活中和网络上,经常出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批评对象身份的情况下仍然不点名而用代词的情况,比如:

「咱们科里个别同事组织纪律性不强,经常迟到……」(科里只有这么几个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爆一爆某W姓男星的私生活」(对娱乐圈稍有关注就能从描述的那些事件中得出真实身份)

以及「某B开头的互联网巨头」、「某国内新兴手机厂」、「某TOP2名校」之类。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种「不点名」的方式和直接点名的方式相比,对发言者、被批评者以及旁观者的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呢?

【回答部分】——

两种情况分开说。

先说生活,主要出现在组织里,如官场、职场。

如果一个人被点名批评了 ——

要么是批评者的心腹

挨批的意义,根据重要程度,依次如下:

1-批评者向潜在的对手摊牌:“这是我的人”,弦外之音:

*想动他,你们先掂量掂量;—— 这是要保住自己的棋子

*他的行为是我授意的,要不要配合,你们看着办;—— 这是为贯彻自己的意图铺路

2-批评者敲打心腹:“别忘了,谁是你的主人”,弦外之音:

*要忠于我、服从我,切不可有二心; —— 这是警钟长鸣

*出了成绩,那也是我让你办成的,别翘尾巴;—— 这是敲打提醒

3-批评者为自己做宣传:“想清楚我是谁”,弦外之音:

*权力在我手中握着呢;—— 对错我说了算

*谁要是想投靠我,也得像他这样 —— 这是树立榜样

要么是批评者的敌人

根据被批者的地位,依次如下:

1-被批者地位比批评者高:这是“以下犯上”

*通常批评者获得了幕后高层授意,抓住了被批者的致命弱点和把柄,充当“借刀杀人”的“刀”,正面挑起冲突;

*如果批评者背后无人支持,单枪匹马跳出,很可能是与被批者有重大过节、私人恩怨,导致丧失理智,做出此等举动。

2-被批者地位和批评者差不多:这是“同僚撕咬”

*批评者和被批者分属不同集团,老大不睦,小弟互撕,例如研发部经理张三和生产部主任李四互相看不顺眼,自己不出面,由张三的下属王五指责李四的小弟赵六;——这叫“作壁上观”

*批评者和被披者同属于一个老大,互相批判、攻击;—— 这叫“争宠”

3-被批者地位比批评者低:这是“倚强凌弱”

*被批者不是批评者的人,例如研发部经理张三直接批生产部的赵六,不给主任李四留面子,挑起冲突;—— 这叫“大战在即”

*被批者原来是批评者的人,例如研发部经理张三批自己的下属王五,还是当着外人的面狠批,说明王五已经失势于张三,被公然踢出张三的势力范围; —— 这叫“划清界线”

—————— 分隔线 ——————

不点名批评,相对气氛要缓和一些,情况不像上边说的那样极端,主要目的有 ——

1-宣扬权力:除了批评特定人员之外,还间接地对其他人进行警告,一举两得;

注:此条仅适用于领导。

2-诱发联想:引起全员的怀疑、猜忌,同时附带“钓鱼”功能,本来说的是张三,结果往往能钓起李四、王五等人,收获意外惊喜;

3-回避正面冲突:给被批评者保留面子,也避免授对方以口实,点到即止,留有回旋余地。

—————— 分隔线 ——————

再说网络。严格地说,题主举的例子,算不上“不点名批评”,属于“不具名报道”;

根据重要程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1-规避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一旦指名道姓,有可能招致对方的诉讼、报复等行为。

2-制造神秘:未知是一切恐惧的根源,人的天性是厌恶未知的。话只说一半,会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人们投入时间、精力,持续关注和探寻这些话题,甚至与人分享、讨论,催生话题的热度。

1是出于自保,2是利于传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