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遗忘在亚洲腹地的希腊梦
一场被遗忘在亚洲腹地的希腊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阿富汗特展
博物馆名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名称: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2019年4月18日-2019年6月23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票价:60元(特展门票,除特展外,也可参观常展)
到访时间:2019年5月4日
各位好!本人在简书的博物馆系列游记的第二篇正式开始了。这篇的题材是一个已经闭幕的展览,但它金色的光华却仿佛可以永久留驻在时光中一样,这就是2019年二季度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阿富汗特展。

近来因为“重庆大学博物馆”事件,让“高校博物馆”这一博物馆类型成为了有些争议的话题,不过,我们今天的主角“清华大学博物馆”却是货真价实的精品馆。2019年还没有结束,我就已经两度拜访了。在这篇游记之后,我还会继续写有关的内容。
如前面所说,去看阿富汗这个特展,是我第二次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了。当时不算上纪念品的消费,已经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贡献了120块钱的门票。上次是去年的爆款展览“西方绘画500”年,这次就是这个阿富汗特展。如果和国博、首博、河北博物院等等免费参观的博物馆比,这个门票不算便宜。但从参观体验来说,我觉得是值得的!比如那个西方绘画500年的展览,我们可以近距离亲眼看到了梵高、莫奈、毕加索等人的大作,实在是今生有幸。
这次的展览同样物有所值。阿富汗这个国度其实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神秘的,也不太容易成为旅游的目的地,所以能看到来自阿富汗的文物同样是无比幸运的!除了这种特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其他特展和常展也很好看,今天主要还是写这个特展,那些留待以后再动笔。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总是让人着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人眼中的世界,别处世界的人们,这样的设定本来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向往,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的多元性正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魅力之一。最近这段时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很多有关多种文化交流的展览先后举行,可以让人大饱眼福,这次我介绍的展览也可以视作类似的主题。
阿富汗是不折不扣的文明古国。早些时间看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电影《养家之人》,电影一开头女主的父亲很好的概括了阿富汗在历史上的地位——“我们的国家是连接世界的通道,让东西方互通有无……我们相邻的帝国不断交战,数千年来国家的版图在不断的被改写”——就是这样的,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波斯帝国……等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痕迹,战火和文明在这里交替出现,所以,在阿富汗这个地方理应存在各种不同文明留下的印记——希腊的珍宝,精美的佛像,一座又一座的清真寺……都是这个国家多元文化的象征。
这次展览的题目取的很好(虽然有些拗口),语出于《穆天子传》。这篇古文讲的是周穆王西游的种种经历见闻,很契合展览的主题,不得不佩服主办方文案立意之高!
拓展和闲杂的话说了不少,书归正传。就具体内容看,这次参展的文物,大多以希腊文化、希腊风格为主。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如果不看标题,就仿佛是希腊某个城邦出土的,华丽而又精致——看图吧!(技术和设备有限,图片质量肯定大打折扣,抱歉抱歉,大家感受一下就好了……)
※石雕:有大有小
※铜器:栩栩如生
※金器:金光闪闪
这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个题材在别的地方曾以“金色阿富汗”为展览标题,多半是来源于此!金王冠我们已经看过了,这次看一些别的。






※玻璃:穿越既视感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循环播放着关于阿富汗文物考古的纪录片,我没有拍下来,但一些片段至今还有印象。这些稀世珍宝,本该待在故乡最好的博物馆里,接受南来北往的游客仰慕的目光,倾听他们赞美的声音,如今却唯有颠沛流离于世界各地了!它们现在可以通过这样巡展的方式得到保全,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未来又会怎么样?这不由得让人感叹,国宝的命运,真的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参观结束,思绪也回到了当下,再看看这些文物,恍如隔世,又或许这千年的风云变化,也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