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要去读书?
晚饭后妻子叫我去散步,我问:散步能让我的血压和血脂降下来吗?妻子说:不一定。我问:那为什么还要散步?妻子说:因为散步总比你躺在沙发里刷手机强。
我劝妻子读书,妻子问:读书能让我记住书里的内容吗?我说:不一定。她问:那为什么还要读书?我说:因为读书总比你躺在沙发里刷手机强。
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你认为好的,或许并不是他人想要的。
有人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凡事也要多往另一面去看看。虽然一场空,但水能洗干净篮子也是真!
书还是要看要读,它能让你涨知识是真。
其实,很多时候,你在赋予自己的意义,并想推广到所有人身上。或许这就是人性。你要知道,这世上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你知道的再多,无非是为了抵抗虚无。所以,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还是兴趣,就是说,我就想看书,这个动作,当下的体验让我感觉好,这是在所谓的提炼思想之前,哪怕一部公认的著作,作者也未必融入了系统性的思考,可能也是出于体验和表达感受。
读书,说白了,应该是跟作者对话,问他写这书是为什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写这书,写出来有什么意义,他要想表达什么。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质证,去砥砺,去批判。
当然,有人会认为:读书不管有没有附带问题去读,也无所谓收获,只要坚持就好。毕竟每个人的目的不同。有人读书是为了有所得,有人读书单纯为了消遣。不管是为了有所得而读书还是为了消遣而读书,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看到好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如果带着解决问题的立场去读书,所以一定要用结果来说话。不要被自己读书的努力行为所感动,而逃避了想要真正解决的问题。
相比较刷视频,读书是努力;相比较读书,思考是努力;相比较思考,改变是努力;相比较改变,拿到成果是努力。所以,以解决问题的角度,一直读书却没有后续更高级的努力,那么光读书又何尝不是在逃避问题呢?
在这里,希望友友不要对我的有意见。我的意思本质上都是在跟自己对话,并没有任何攻击别人的心思。尤其是读书视角不一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读书当成爱好,享受读书,这是属于极高的境界与洒脱,相信现实物质条件也会较为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