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不止

同事并不等于朋友。

2016-07-15  本文已影响42人  空巷里的喵小姐

晚上八点左右,小A发来一条信息问:“有没有办法不让任何人看我的朋友圈?”细聊之下才知道原来小A想把朋友圈对一些同事屏蔽。不是没有见过身边的朋友将微信好友细细分组之后才分享状态,朋友圈本就是个自由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状态的地方,当通讯录里越来越多工作上的同事领导加入,朋友圈也开始变得不太自由。

小A和小B是同事,隔壁座的那种。某一天,单位通知换了新的工作表格,不巧的是,小A那天跟随主任出去开会无法接到通知,于是单位领导让小B代为转告小A一声,并嘱咐小B将新表交给小A。事情过去了很久,小A由于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单位早就换了新表,而小B也从未跟小A提过关于单位换新表的只言片语。

直到今天,小A因为一直使用旧表而被领导严肃批评,而小B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天真的小A还怕小B也不知道单位换新表的通知,告诉了她这个消息,小B却一脸坦然地告诉小A:“我早就知道换新表了呀,但是我觉得你应该用不到这张表格,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告诉你。”

其实小A的工作内容坐在隔壁的小B比谁都清楚,那张表是小A办业务必用也是最常用的工作资料,而一句自以为是的“我觉得”就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小A想不通明明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小B要这样做,她认为工作是很严肃的事情,再怎样都不可以这样不负责任,抛开个人被领导批评不说,如果客户趁机找茬,不就连带着抹黑了单位的形象吗?

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我也不太能理解小B的做法,难道同事之间真的一定要搞成像宫心计那样尔虞我诈吗?又或许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吧,就像同班同学为了争奖学金不惜互相抹黑一样。

把私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的人,生活也一定拎不太清。

小A和小B不仅是同事而且还是同宿舍的室友,这样的俩人理应是关系亲密的。但小A觉得小B在生活中是个特别没礼貌的人,总是心安理得接受别人的一切好。小A的姐姐在小A宿舍附近上班,偶尔会过来给小A做饭,姐姐总是很热情地招待小B和另一个同事小C一起吃,小B从开始吃饭到结束从来都是不吭一声,自己吃完饭就带着自己的碗筷回房间,相比之下,小C总是很热心地帮着姐姐一起洗菜刷碗。

有一次小A姐姐去国外旅行,回来给小姑娘们都带了小礼物,小C很开心地接过并热情地拉过姐姐问长问短,而小B只在小A告诉她姐姐带了礼物给她的时候说了一个字“哦”。小A不是个喜欢计较的人,她只是觉得姐姐怎么说也是长辈,在收到长辈的礼物时于情于理都应该说声谢谢。

要我说其实这已经不是礼貌问题了,而是教养问题。哪怕是收到陌生人的帮助或者礼物,说声谢谢都是需要的,毕竟谁都没有义务对你好。我可以理解关系亲密到一定程度的朋友之间为了避免显得生疏而不说谢谢,但那毕竟是同事的姐姐啊,而不是你自己的姐姐。

还有一次,小A和小B一起去逛街,小A看中了一条连衣裙,小B当时说很好看很适合小A。转眼到了工作聚餐的时候,小B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嘲笑小A买的那条裙子款式像妈妈裙,还嫌弃小A穿那条裙子显得特别胖。小A是真的很生气,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把愚弄别人当做乐趣。

同事之间开些怡情的小玩笑无可厚非,但是当着单位所有人的面让人下不来台就是一种恶意。以玩笑之名说着伤害别人的话,就是不可取。成年人应该学会对自己做的事说的话负责,曾几何时,连换位思考都变成了一个难得的优点。

同事,归根到底是因为工作才聚集在一起的人。虽然还未真正接触过职场上的尔虞我诈,但也多有耳闻,也看过很多文章分享如何正确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邻居、同学、同事,也许最多只能算得上是熟人,当然也不排除其中部分人可以发展成朋友,但真的要看运气。年轻时的友谊大多是天时地利的成全,而非志同道合的彼此欣赏。如果你和某人的三观频率完全搭不上的话,就当他是个外星人吧。

同事,真的不等于是朋友,也不适合当朋友。对于像小B这样的人,固然工作能力令人折服,但就做人而言,我也是看不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