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我的强大还是资格感不够

2021-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f04fb4ee33c1

      爱人偶然小恙,身体虚弱,需要补一补。其实对于一般的人这种小毛病可能根本不算事,可对他一个瘦弱的、没有多少“积蓄”的、一直草食的物种来说,似乎确实需要补补。于是,一向比较忙碌的、不怎么做饭的我这时候得好好的表现表现,贤妻良母也一直是我希望成为的样子。

    一个习惯了照顾别人的人不怎么习惯被照顾,一个总是考虑别人感受的人、一个总是把家里的剩菜剩饭吃掉,只要稍微好一点东西都要紧着别人的人,让他接受照顾、吃点好的也是比较困难的。买了阿胶、海参、鲫鱼、鸽子等等,开始了各种补,可是让他吃的时候,他总是让我和孩子吃,这让我有时候有些生气。我给他打比喻,比如我有100分的力气,他只有50分,我是想通过这种食疗的补给让他恢复100分,甚至120分的力气,如果我和他一样补,那他永远也跟不上我,再说我不需要啊。好歹说着,算是好些了。这不由的想他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爱人是家中的老大,孩子爷爷经常骄傲的说,老大没有童年,他从小就是个小大人,特别懂事。小的时候,孩子爷爷在青岛工作,吃饭的时候餐厅按人头分馒头吃,他吃完自己那份,吃不饱也不跟大人要。这或许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些评判性的话语,哪怕是夸赞的话语,都像给孩子下的魔咒。父母当然都是真心爱孩子,动机都是好的,但行为方式未必会起到好的效果,父母的话都会被孩子忠实的接受,最终成为他人生的魔咒。自从和他认识,无论在哪里吃饭,他都是把上顿吃剩的馒头拿起来吃,也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他都是不是地主的尽地主之谊的给人家倒水、倒茶、倒酒。对这种行为我很是反感,在我心里还有个长幼秩序,可这么多年了他依然如此,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那个随和的、绝不会挑起事端的,怎么都可以,几乎永远不会生气的老好人。而我成了那个小气的、事多的、爱发点脾气的“恶人”。其实站在心理学角度看,爱人的超我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违反纪律、违反规则、违反习俗。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遇到很多的个案,也接触到那些因极强超我、与本我之间冲突出现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来访者,而爱人虽然超我强大,看上去还是心理蛮健康的,对人无敌意、对人包容。写到这里想起一个由周炜和赵炎和说的相声好像叫《我惯着你》,他就那个惯着人的人。这种“惯着”让人舒服,同时也剥夺了别人成长的机会和能力。特别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这种过多付出、这种“惯着”可能导致孩子的不担当、不负责、不成长。好在我“拨乱反正”用心理学去影响、去干预,孩子开始学习着担当、负责、成长。想想十几年前,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我孤军奋战有多艰难。

      说起资格感,不仅仅是我爱人其实我也有严重的资格感不够,到现在为止,不舍得买稍微昂贵点的东西。学习心理十几年,也做了好多这方面的体验和练习,有了改善,似乎还不够。爱人的自己不好意思吃好点的东西、不愿意麻烦别人,我的不买昂贵的东西,不敢享受好的东西都是资格感不足的表现。资格感的根源是与父母的链接,孩子会忠于父母,内心会认同的话,并形成自己的信念。与父母的链接还表现在:孩子会用模仿复制父母命运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比如:有些孩子从小目睹父母婚姻的不幸,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会认为婚姻就是这样的痛苦的,孩子内心中是最爱父母的,模仿就是孩子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父母都不幸福,自己也没有资格获得幸福。好在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我们还能挣脱原生家庭的某些影响。老天赋予我们每个人活得更好的权力和能力,家族系统的动力永远应该是向前、不断发展壮大的。只有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生命系统才能发展、壮大、向前。真正的孝顺并非只是言行上的顺从、物质上的奉养,更应该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让父母为自己感到安心和骄傲。

      写点东西,把心理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心理学指导生活,让生活因心理学的指导而美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