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隶属于金华市,是世界闻名的小商品之都、世界第一大市场,是“初唐四杰”骆宾王的故乡。“义乌”字面意思就是“正义仁义有义气的乌鸦”。乌鸦自古在人们眼里就是不吉利的象征,那么义乌真的就是这么得名的吗?
传说,秦时会稽郡(今天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有个姓颜的大孝子,虽然家里很穷,但对父母非常孝顺,辛苦得来的吃的都是先让父母吃饱后自己再吃。据说,夏天茅屋蚊子多,怕父母被蚊子咬,颜氏后生总是先让父母到外面乘凉,自己在屋子里把蚊子喂饱之后,再让父母进屋睡觉。他的孝行传遍了全郡,太守有意征辟他为官,他婉拒了,表示要侍亲终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的父亲生病了,虽遍请医生,百般调养,依旧无法挽回终将逝去的生命。颜氏后生哀哀痛哭,呕血数升,气绝多次,但依然得面对现实。由于家贫,无力购置棺木,颜氏就决定亲自背土,为父亲筑一座高坟。往返上千次,用背篓背土筑坟。颜氏的孝行感动了附近的一群乌鸦,乌鸦们也来帮忙,用嘴衔土,助颜氏筑坟。最终,一座高大的新坟终于筑起来了,颜氏就在坟旁结庐,为父亲守丧,而那些乌鸦也因为劳累过度,嘴角都是鲜血。后来,人们听说了此事,就将此地称为“乌伤”,以此纪念颜氏的孝行以及那些孝义的乌鸦。唐朝建立以后因“伤”字不吉,就改“乌伤”为“义乌”,一直沿用到今天。
看来,“义乌”果真得名于乌鸦啊。其实乌鸦是名副其实的孝鸟,据说,乌鸦在父母的哺育下长大,当父母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时,子女会将食物喂到父母的口中,回报养育之恩,并且会一直照顾到父母终老,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著名的“乌鸦反哺”。
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历朝历代皆标榜“以孝治天下”,儒家更是秉持“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所以常以“忠臣孝子”并称。汉代更是将“孝行”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孝廉”是察举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孝”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就连汉朝皇帝的谥号也统统带一个孝字,我们常说的汉文帝汉武帝光武帝之类,都是简称,其实是汉孝文帝,汉孝武帝,汉孝光武帝。政府自上而下推行孝道,而且把孝道作为为官的一种鉴别手段,自然会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范围之大时间之长,直接形成了一种共识,成为一种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