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教育孩子,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中国有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努力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报优质的培训班、请专业的家庭教师…
多少家长为了买学区房背负着巨额贷款,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报名昂贵的夏令营,拼尽全力只为给孩子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环境。
可是你们常常忽略了,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性格、品德、习惯的塑造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于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台湾女作家吴晓乐在她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讲述了九个家庭以及自己的真实故事,无数读者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关于孩子,关于教育,关于爱,我们都在努力地学习。
01 孩子的性格折射出父母的性格
蔡汉伟有个保护欲过度的妈妈。
从他记事起,他的妈妈就在他就读的小学担任导护妈妈、爱心妈妈、故事妈妈…上下学时段维持交通秩序、去教室给学生们讲故事、支持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
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的妈妈,他也一直以有这样的妈妈为豪。
直到六年级的一天,他和同学玩闹时撞到了头,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
她的妈妈到学校把那群同学、同学的家长、班主任狠狠地羞辱了一顿。
那次之后,他被同学排挤,被老师漠视。
他认为是妈妈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在对妈妈的埋怨中步入了初中。
有几个小学同学和他上了同一所初中,很快地,他妈妈的“事迹”传遍了新学校,他依然受同学们排挤。
他和一个同样受排挤的女生好上了,他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好景不长,父母发现之后,强制换了他的手机号码,给他办理了转校手续,还给了他一封那个生写的分手信。
到了新学校后,他开始消极抵抗,不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不参加考试,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直到上了高中,家里给他请了两位家教,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所提高,他终于慢慢找回了学习的乐趣。
高一英文末考没有及格,父母带他到学校找英语老师,要求老师把他的成绩改到及格(期末分数根据期末考和平时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被老师拒绝后,他父母甚至对老师发起言语攻击。
这件事又传入了高中同学们的耳朵里,他又被排挤了。
他开始自我放逐,最终父母彻底失望决定送他出国…
以上是蔡汉伟的视角,他一直坚信是父母毁掉了自己的人生,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老师也曾试着帮助过他,让班上的同学多关怀他。
可当同学主动关怀他时,他一直重复自己小学、初中时的往事,无论说什么,他都要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在被妈妈“毁掉”之前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自认为比同龄人成熟,其他人都不如他聪明,久而久之,同学们也不愿和他说话了。
蔡汉伟的母亲傲慢、自负,自以为给了儿子最好的保护和教育,却不知儿子因此受到了伤害。
她不听别人的任何建议,只认定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是学校毁了自己的儿子。
蔡汉伟也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父母,坚信父母是毁掉自己的怪兽。
母子俩一样的固执、自大。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塑造孩子的性格。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投射着父母的个性,你希望你的孩子善良、坚韧、诚实、正直,拥有世间所有的美好品格,请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
02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方法
作者在后记中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故事。
她的妈妈生于一个渔夫之家,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长女。
她学习能力极强,小学考试一直稳定保持在第一名。
但她只念到了小学。
家里条件不好,作为长女,她必须放弃学业去赚钱补贴家用。
但是她一直热爱学习,上班几个月后,她偷偷报了夜校。
可上了几节课之后,就被父亲发现了,她被痛打一顿。
至此她断了读书的念头,认真工作赚钱。
几年后,她有了一定的积蓄,开始自学习字,拿着字典和报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
结婚生子之后,她一有闲暇就带着两个孩子(作者和作者的弟弟)逛书店,自己看书,两个孩子也跟着看书。
孩子们看图画书,她时常用手指划着给他们念一段,次数多了,她无需刻意地去教哪个字怎么念,两个孩子便默默地会认一些字了。
渐渐地,两个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读的书也越来越厚。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教育而言,“言传”便是“有心栽花”,“身教”则是“无心插柳”。
这位母亲无心插柳地培养了两个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她喜欢读书,两个孩子看着她读书的姿态如此优雅,不自觉地模仿她的行为。
两个孩子也爱上了读书,这对他们未来的求学之路乃至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刚来到世界时如同一张白纸,通过模仿身边人的言行来填充自己的空白,而身边最亲近的人永远是父母。
他们没有判断力,身边人的言行,无论是好是坏他们都会去模仿。
有个同事曾经把自己四岁的女儿送回农村老家让父母带了一个月,后来去接的时候,发现孩子竟然会随地吐口水,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奶奶就是这么做的。同事当即意识到,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还是得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后来,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让女儿改掉了随地吐口水的坏习惯。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是你自己已经有了这个习惯,如果没有,何不和孩子一起培养呢?
03“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古人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自身行动来教育人,别人就会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
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有些家长一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刷抖音、玩游戏,孩子也依样学样,觉得手机里的世界很有趣,小时候总是玩父母的手机,长大后就沉迷于自己的手机。
家长们常常抱怨孩子爱玩手机不爱学习,却从不反思是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孩子。
你常常说谎哄骗孩子,却要求孩子诚实正直?你时时口吐芬芳,却要求孩子说话文明?你总是斤斤计较,却要求孩子大方豁达?
请先用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你想要孩子拥有怎样的品格,请先自己拥有这样的品格;你想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那就和孩子一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