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历史心得

2022-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忘忧草思无邪

历史是一种认求时和变的智慧。历史上那么多人和事例就是磨刀石,比如王侯将相,才子佳人,那至贩夫走卒,游侠义士,那么多人的成败功过就是磨练智慧。然后而黑格尔说过人类唯一在历史中学会的教训,就是没有学会任何教训。因为人性与因果使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总是不断的轮回。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大多是生活水平与生产力的进步,人性的变化几千年来并不大。所以历史的另一个作用是了解人性。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在最得意的时候和最失败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与事情。张良的先祖世代都是韩相,承受韩国的国恩。然而韩国被秦国灭掉了,张良选择了刺杀秦始皇报仇,证明他忠心义烈,非常勇敢。张良刺杀失败后还能从容信步,证明了他心理素质很过硬。但是他选择散尽家财请了一个大力土,在秦始皇出游的时候制作一个大铁锤砸向最豪华的那量车,而秦始皇恰好在第二辆车里,所以张良失败了,成了逃犯。由于证明此时的张良还不太有时和变,忍与先的智慧。兵法最重要的是忍和先。黄石公教会张良最重要的也是忍和先。比别人早是相对的先,出其意料之外才是绝对的先。所以黄石公让张良帮他穿鞋,是教他忍,让他早到教其兵法是教会他先。真正的好老师,身教重于言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没有用,要教子成龙教女成凰。左传中通常要花大量的笔墨描述战前的准备,也是忍和先。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还没有那么深入和严重以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君臣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君王需要礼贤下士,广纳天下英才为其所用。而人才也要试探,选择君主是不是他理想中的合作伙伴。所以商鞅入秦,第一天讲帝道,秦穆公很生气。第二天讲王道,秦穆公还是很生气,第三天讲霸道,秦穆公就有点兴趣了,最后一天讲强道,秦穆公非常高兴。于是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战争机器,老百姓所以想谋取利益功名的机会都被赌死,利于一孔,只有军功这一条路。所以秦人上战场非常勇敢,在他们那不是去送死,而是在取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商鞅自己也说过,强道见效快,但灭亡也快。所以起点决定终点,发心决定根本,起点即是终点。为了平息旧贵族的怨恨,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这告诉我们的不仅是改革者的下场一般不好,而是秦法严酷,一个人对别人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秦国统治国是精明的,杀商鞅平息旧贵族的怨恨,却仍然使用商鞅之法,因为对秦国有利。秦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杀。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长平之战赵国的四十万怨魂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秦人这样的性格特征是怎样来的呢。了解一下人的现在首先要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的家族。秦人也是炎黄子孙,其族擅长驯服战马。在夏商之际押对了宝,成为了东方的诸侯。然而在商周之际押错了宝。成了周人派去抵御戎迪的炮灰,打败了敌人才被赐与了土地。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永不服输,却在这样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养成了爱杀人,强暴的民族劣根性,最终为这个民族的成功和失败埋下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