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狼顾之相”的司马懿为何没有被杀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山如此迷人
有一“狼顾之相”的司马懿为何没有被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的确实是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更是特征鲜明。如曹操机警权谋,但严酷狡诈; 而司马懿呢,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有奇节,曹操对他另眼相待,舍不得杀。聪明大略,曹丕得依靠他,不能杀。伏膺儒教,曹叡很可能已经动不了他,动一发而寒天下学士之心,不敢杀。

司马懿比曹操小二十四岁,二十来岁的他已经名满天下。曹操出身不高,而司马一家名门望族,两个属于互相看不对眼的人。曹操一心笼络天下人才,必然要先有一个姿态,屡次征召,司马懿屡次推脱不应,他逼曹操放弃拿他为棋子,曹操逼他以供驱使,史书记载到“若复盘桓,便收之。”这是曹操第一次动了杀掉司马懿的念头。要不说曹操能唯才是举,要不说司马懿确实为良驹,同在一朝为公务,同在一军御强敌,两个才能相向,心智匹敌的人难免心心相惜。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的人是曹操,提携栽培司马懿的人也是曹操。曹操晚年,孙权上表劝进他为帝,司马懿是拥护的,而也有反对的,比较激烈的居然是曹操器重的荀彧。荀彧是被曹操逼死的,曹操也是想称帝的,不过是碍于天下人心不附,而自己也已年事已高,要一个虚名也没多大用处;何况刘备,孙权虎视眈眈,天下没有统一;曹操已经为曹丕继位做好安排,杀掉荀彧,留下司马懿。曹丕继位就不一样了,曹操早年征伐所用的暴掠手段,屠城徐州给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需要时间去抚平,曹丕是干净的,他可以做到让天下归心,做这样的事也需要司马懿这样的能人辅佐。只是曹操没有想到曹丕没干几年就病亡。但是需要司马懿并不等于就不能杀掉他,只是老天爷给曹丕的时间太短,司马懿还没有做完他交代的任务,这个可以从曹操临终的前的嘱咐中侧面看出来,曹操临终《遗令》说:“ 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这一句说的比较搞笑,这里有刘备的影子,也有对司马懿的提防,刘备早年就做过织草鞋,卖鞋子的营生。一方也在担心司马懿篡权夺位后,后代子弟如何学会谋生,像刘备学习,像孙权学习吧,“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是曹操所说。对于司马懿,曹操想过要杀。曹操当年视刘备为豪杰,养虎为患,不过对于司马懿,曹操在养,也在留着曹丕用,司马懿是狼,当然善于讨巧。曹丕也确实用到了,不过用的不长久。

曹丕和司马懿交好,如兄弟,如君臣,即使这样也不能说曹丕就不杀他,曹丕可是连亲兄弟曹植都想杀的。曹丕爱才,有孝心,留有情谊,所以曹植没被处死,但郁郁而终,经受监视,饱受煎熬。可以想象,司马懿经受的处境不会比曹植好多少。不过是司马懿有真才实用,要说也是曹丕不懂经国方略。如果说司马懿和曹操相当,那曹丕和司马懿就差远了,曹操当初看中的继位者并不是曹丕,而是少年奇才曹冲,可惜曹冲早亡。这样一个司马懿在曹丕身边,曹丕是既爱惜又恐惧的。曹丕只能照父亲的遗略,把自己树立成一位贤君,寄希望于司马懿做个贤臣。毕竟有诸葛亮作为贤臣表范在侧呢。诸葛亮既是司马懿的敌手,也不能不说司马懿确实也在学着诸葛亮做贤臣。让人猜不到的是曹丕在位时间短,交代给司马懿的事正在做,也不能停,天下并未一统,司马懿还不能杀。

不过曹丕倒是也找到一位能做贤君的继承人,这个人就是曹叡。曹叡治下的魏国确实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当然也是君臣的共同努力,群臣之中当然也有司马懿的功劳。伏膺儒教,就说明司马懿已经做到了开门立派的迹象。也可能是曹叡太年轻,取得这样的成就,有点儿春风得意,后来的行为渐渐奢侈淫意。诸葛亮已死,东吴安于一隅,没了强敌在侧,自然就享受生活了。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内臣之患,老臣死的差不多,独有司马懿有三朝重臣的威望。曹叡做贤君,司马懿心服,安守为臣。曹叡荒淫过度,司马懿劝谏。曹叡托孤,选择一个幼君曹芳,安排一个年轻的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有失得当。在曹叡看来,曹爽是自家人。在司马懿看来,君主任人为亲,有失贤君风范;安排一个无功绩,无威望的年轻人与自己辅政,在天下人看来就是贬低了自己。当曹爽大权在握,目中无人,只为一己私欲,求功求绩,排挤自己的时候,司马懿心灰意冷,幼弱之君无可指望,自然让位放权,打算安度晚年了。

可是,时势有时是在逼迫自己,天下人心思定。付出一辈子的心血有覆水东流的迹象,难免心有不甘。与其说他是狼顾之相,不如说是时势所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