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不乐观,怎么办?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阅读实践者开鑫一笑
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新高,达到874万,比去年同期相比高了40万。
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就业市场却非常不乐观,在二月初,清华、北大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的现状,其中一项是——如果不开工,企业还能维持多久?
数据显示,34%的企业只能维持 1 个月,17.91%的企业能维持3个月,仅9.96%的企业能维持 6 个月以上。现在是4月末了,虽然已经部分开工,但估计仍有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仍面临即将倒闭的风险。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的感觉到,整个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减弱、企业的供应链不稳、现金流吃紧,疫情之后的全球经济不容乐观。
之前我们还抱怨自己的工作“钱少事多,离家远”,现在可能就该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裁员或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会倒闭了。
之前每周两天熊孩子休息,我们都嫌烦,现在天天“猴”在家里,“单打”、“双打”“混合打”,家庭矛盾日益激化,据说,疫情过后,离婚率都爆涨了。
新的形式下,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致加西亚的信》给我们提供了思路:
首先,应该将敬业视为我们的使命,把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要知道,当我们把工作中的机会推给别人时,我们也就把个人进步和提升的机会拱手让人。
其次,要心怀感恩之心,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多为别人考虑。要多想一想上司的处境,如果自己是老板,我希望员工做到什么?当你多为别人着想,你的身上就会闪耀温暖的光环,感染、改变着周围的人,并且这份善意也会得到回报。
最后,这次疫情也给我们一次提醒,那就是我们也要转变观念,寻找新的就业和赚钱的方式。
我们在现有的工作中也要居安思危,也要想着如何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如何锻炼出可迁移的工作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中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