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看寻乌客家话中的古音古字
本人的家乡位于江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寻乌,全城通行客家话(宁龙片)这种语言是唐宋期间由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人们为了与当地土著居民沟通融合,结合了当时土著人们使用的语言而造出的语言,所以保留了大量的汉语古音、古字。由于无法一一列出,因此本文就人们一天中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衣食住行谈一谈寻乌客家话和其中包含的一些古音古字。
早上,称“朝”,也可称“早”,如今天早上,既可称“今晡清早”,也可说“今朝”,“晡”是一天的“天”的意思。
起床,称“行床”,行读作(hàng),现代汉语中少用。
穿衣服,称“著衫裤”,我们穿什么都用“著”,如穿裤子说成“著裤子”,穿鞋子说成“著鞋”,穿袜子说成“著袜子”等等。“衫裤”既可通称衣服和裤子,也可仅称上衣。
洗脸,称“洗手面”,现在简称“洗面”,因我们一般称脸只说“面”,故称。
吃早饭,称“食朝”,我们吃什么都用“食”,如吃饭说成“食饭”,吃面说成“食面”,吃菜说成“食菜”等等,而且我们喝水也称“食水”,喝酒称作“食酒”,吸烟说成“食烟”。
上午,我们称“上昼”,白天都称作“昼”有时也称“白天头”“日子头”,但“白天头”和“日子头”都是不分上下午的,若分上下午只能用“昼”,所以要说下午就说“下昼”,中午就是“当昼”,“当”是“正好”的意思,此外上午也可称作“昼边”,但是“昼边”指的是靠近中午的那段时间。
吃中饭,前面已提寻乌客家同胞吃什么都用“食”,而中午又称“当昼”,因此“吃中饭”称作“食昼”,以此类推,因夜晚我们说“挨夜”,所以吃夜饭则是“食夜”,另夜晚也称“暗晡”。
说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称为“煮饭”也称“做饭”,依据中午是“当昼”、夜晚是“挨夜”的说法,做中饭则是“做昼”,煮夜饭则是“做夜”。
说完了衣食,就来谈一下住行了。
住,很简单一个字“家”,我们称“家”为“屋家”,因此说回家就说“归屋家”
行的话,也比较简单,走路称作“行(háng)路”,跑,我们称“躘(diong)”,当然跑步也称“跑步”。有意思的是“彳亍”,戴望舒在《雨巷》中曾用过它,意思就是漫无目的地走,寻乌客家语中叠用——“彳彳亍亍”意为到处乱走,什么都不做,有讨人嫌的意味。
晚上吃完晚饭就是睡觉时间,睡觉我们称“睡眼”“睡目”和“睡觉”,因地不同,因时不同,“睡觉”应为读书识字或赶时髦的先辈们从囯语中引入,用得人多了,进而汇入现今的客语中。
以上便是寻乌客家话日常中的一些古音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