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门关记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海上舞蹈

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县城以北约二十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自古代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均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历史上,雁门之险是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国防要塞。在古代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的说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复万里长城时的《舆图志》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记载。

深秋的一天,我们一行来到雁门关。

山里的深秋,寒风瑟瑟。早上登车出发,天公不作美,还下起了绵绵细雨。待到得雁门关,秋雨已变成雪花,纷纷扬扬。

我们从北线进入景区。穿过明月楼,走在雁门关村的石板路上,雪越下越大。两旁的民居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彩色的店招,在雪中格外鲜艳。这个雁门关前的小村庄,至今还有村民生活。村中有古泉,名“豹突泉”。雁门关地处半干旱地区,能有这个泉水,实在是上天的恩赐。据说,千百年来,“豹突泉”水一直滋养着守关的将士和村庄里的边民,旱不干涸,涝而不溢。

走出雁门关村,我们往雁门关关城走去。

穿过满是积雪的官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雁门关瓮城,俗称小九门,是关城的防护设施。瓮城门上,额匾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的砖刻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则充分说明了古代雁门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穿过瓮城大门,左转,则是关城的东门“地利门”,额匾上镌刻的”地利门“的”利“字,写法独特,上面是一个”山“字,中间是一个“水”字,下面是一个“土”字,据说是武则天所创。大意是有山有水才能有土,才是利。“地利门”上建有“宁边楼”,原是杨家将中的杨六郎祠。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发生在雁门关一带。

转过地利门,右侧一片空旷的场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原来这里就是校场,点将台。古代将士宣誓出征,沙场点兵的地方。雪花飞舞中,大地一片洁白,远处的青松昂然挺立,虽然雪挂枝头,但不掩苍翠本色。就像历代守边的战士,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报国之志永存。

默默怀想一番,我们离开校场。

与地利门相对的,是雁门关的主建筑---“天险门”及关楼。额匾镌刻的“天险门”的“天”字,相传也是武则天所创。字的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田”字,下面是“戈”字,据说草字头代表粮食,“田”字代表国土,“戈”字代表军队意思是拥有这三个要素,国家就会富强。

天险门上,建有雁楼及关楼。在雁楼上,上层具有额匾“中华第一关”,格外引人注目。站在雁楼之上,极目远眺,只见山峦起伏连绵,惟余莽莽。山脊上的长城,在这苍茫一片中,格外醒目。遥想当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金戈铁马,战旗猎猎,是何等的激情与悲壮!

雪花飞舞,山川静寂。一个雁门关,半部华夏军事史!古老的关隘,承载着千百年来沉重的历史,和守边将士不灭的英魂。

朔雪飘飘开雁门,

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

直斩楼兰报国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