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心得《圆觉经》全文解读注释正念禅修

关于“如何观身、心、世界”,解读《圆觉经》03:普眼菩萨章

2019-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五十芥

此文为“解读《圆觉经》”系列的第03号文。

先综述,再上原经文,后注解。

【1】

前一章虽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但在此章,佛陀还是应普眼菩萨的请求,追加了一个渐次修习的方便法门。

此法门,总的来说,就是“保持正念”。《诸法无行经》言:“于一切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所谓,起心动念,皆是幻化。故要离幻,则需持“正念”,即“无所忆念”。

但很明显,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断攀缘、造作、分别,念念生灭,刹那不绝,无有停时。——要当下断念,谈何容易。

故佛陀建议,先从“止”开始:持戒清净,孤身安坐静处。——亦即是,外止恶行、离诸干扰,内止散念。

如此,修“止”,是为了培育“定”。培育“定”,是为了修“观”。而修“观”,是为了培育“智”。

那么,“观”什么?——先观:身、心,四大、六尘。

此“身”,乃“四大”依缘假合,离散、和合,皆无所得,亦不自主。“四大”各各差别,而有“六根”。“六根”(六门)彼此不相知,各于自境(六尘)生分别(六识)。

此“心”,亦无自体,缘六尘影而有“相”。此六尘之缘虑相,即:六识。但若四大分离、六根遣散、无尘可缘,则无有“心”。

反之亦然,六尘从六门而入,托“心”而现。若无“根门、缘心”,则无尘可得。一如,眼睛不见“香”,耳朵不闻“味”,鼻子不嗅“色”,舌不尝“声”。

如是渐“观”,于“身、心”中,见“无我”,即名“我空”;于“身、心、尘”中,见“自空”,即名“法空”。既本“自空”,则无须“灭”,故“幻灭”亦灭,即“能、所俱泯”。

如是“观”,即获《心经》之“智”(“净觉随顺”之功用):“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五蕴”皆空,世出、世间、三世,一切诸法皆空。亦即是,一切诸法,清净、平等、不动转、遍满法界、无坏无杂。

如是“觉”,即:无“众生、佛”。换句话说,也只有在“如是觉”,即:“不住相、无分别、能所俱泯”的情况下,才会有这些等式:黑=白,动=静,众生=佛,生死=涅盘。

如六祖所言:“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故说,菩萨行者,于修习路上需: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2】 原经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1]?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2],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3]。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普眼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言:]“善男子,彼新学菩萨[4]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5],坚持禁戒[6],安处徒众[7],宴坐静室,恒作是念: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8]。

‘四大’各离[9],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四[大][依]缘假合,妄有六根[10]。‘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11]。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12],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13]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14];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15]。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16]。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17]。”

  

[佛言:]“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18],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19];觉圆明故,显心清净[20];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尘]清净故,眼根清净;[眼]根清净故,眼识清净;[眼]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尘]清净故,耳根清净;[耳]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耳]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21]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22],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佛言:]“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23];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24]。”

  

[佛言:]“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25],不可说,恒河沙[26]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27];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3】 注解

[1]“思惟”,意为:观察“真、妄”,即“思慧”。

“住持”,意为:安住其境,持之不失,即“修慧”。

[2]“闻佛如来说此三昧”,三昧,梵语samadhi的意译,又译“奢摩他”,意为“定”。

此处“三昧”,非禅修之“定”(禅修之定,有入有出),而是前面第二章讲的“菩萨如幻三昧”——“诸幻尽灭”之“不动”。——既已尽灭,则无所谓的入定、出定。亦即是,六祖所言:心地不乱,自性定。直白地说,就是:分分秒秒都在定中。

[3]“于圆觉不能悟入”:

此“圆觉”,指:前面第一、二章的“圆觉清净境界”。

[4]“新学菩萨”,即:初发的菩萨,亦即:初发“菩提誓愿”(成佛誓愿)的菩萨。

[5]“如来奢摩他行”:此处的“奢摩他”,同为梵语音译,意为“定”。“奢摩他行”,指修“止”,培育“定”。

[6]“坚持禁戒”:

“禁戒”,指:“戒律仪”。譬如,“梵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喝酒。

[7]“安处徒众”,指:安置好,弟子、信众等诸眷属。

[8]“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动转归‘风’”:

此句旨在,解构、还原,众生所执着之“肉身”的本质——此“肉身”,不过是“四大”依“缘”假合。

“四大”的特性,如下:

地:硬、粗、重、软、滑、轻。譬如,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

水:流动、黏结。譬如,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

火:冷、热。譬如,暖气;

风:推动、支持。譬如,动转。

[9]“‘四大’各离”:

此处指,修“观”时,见“四大”各有所归。而非,众生寿命终结时的“四大”分解。

[10]“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11]“妄有缘气,于中积聚”:

“缘气”,不妨理解为:如气之缘,旨在强调此“缘”没有实体,依“妄”而有。而经疏中,太虚大师的注解就更加具体形象,称其为:经验的习气。

[12]“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13]“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此“缘尘”,即:六尘,属“所缘”;“缘心”,即:六识,属于“能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前五识,有感受、体验、经历等功用;

第六识,有标记、忆念、辨别等功用。

[14]“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身、心、尘(诸境),属“所灭”,是幻;灭,属“能灭”,亦是幻。只有“能、所俱泯”,方为“非幻”、“不灭”。如《坛经》所言:离“迷”离“觉”,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具体的“思维”方法,见:《解读〈圆觉经〉02:普贤菩萨章》

[15]“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此处虽言“磨镜”,实为“拂拭尘垢”。

尘垢,意为“身心等诸相”。众生痴迷,即:如同“镜”被尘垢盖覆,“明”隐不现;只有尘垢尽灭,“明”始复现。

但不能说,“镜”因拂拭而有“明”。“镜”本来就“明”,不从因外得。亦即是第一章所说的:“空”实无花,非“作”得故,本性无故。

[16]“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此譬喻,是上面“磨镜”譬喻的补充。为了避免众生着“相”,认为“觉性”实有“尘垢”。则以“摩尼宝珠”再举例说明。

“摩尼宝珠”,喻为“觉性”,圆照清净,属“圆成实性”,即“真如”;

“五色”,喻为“五蕴”,毕竟无体,属“依他起性”,即“诸幻”。

彼愚痴者执迷于实有“五色”,喻为“众生执迷于‘五蕴’”,属“遍计所执性”,即“尘垢”。

《华严经》曰:“凡夫见诸法,但随于‘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

[17]“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菩萨”,为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

“对除”:黑、白,善、恶,生、死等分别,即:有“二”,即是“对”。“不二”,即“对除”。

当幻垢(身心等诸相)灭尽,则不需要灭垢之“智”。若仍执着于有“智”,此“智”就变成另一“幻垢”。故说:垢尽、对除,即无“对垢”,亦无“菩萨、佛”。如弥勒菩萨所言:“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18]“证得诸幻灭影像故”:

此乃“观”的成就。“诸幻”,即:“影像”,指:上述“摩尼宝珠”譬喻之“五色”(五蕴)。

[19]“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无方清净”,指:“诸幻”(色相)灭尽;“无边虚空”,指“空相”亦灭尽。

《楞严经》言: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皆悉销殒。

[20]“觉圆明故,显心清净”:

此处的“心”,即:“觉”,而非“无明”。因“诸相”灭尽、无分别,故言:清净。

[21]“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

以上皆为佛经常用语、术语。由于内容较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详见:《千法名词集:南传北传佛法概念解释》

[22]“圆裹三世”:

“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23]“无坏无杂”,意为:互不侵坏,亦不混杂。

“坏”,指:水、火,黑、白之凌夺。

“杂”,指:粟、麦,沙、石之掺乱。

[24]“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此处的“眼光”,已经不是迷时之“眼识”。而是《楞严经》之“法眼”:“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亦即是《稻秆经》所言:“于法中见:常、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不寂静相者,得正智故。能悟胜法,以无上法身而见于佛。”

  

[25]“阿僧祇”:

此为梵语asamkhya的音译,意为“无数”。佛经中常用语,是“华严十大数”之首。十者,谓: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也。

[26]“恒河沙”:

此为譬喻,以印度恒河之沙砾为喻,义同“阿僧祇”,意为“无数”。

[27]“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作、止、任、灭,是修行者的四种“病”。详见此经第10章,普觉菩萨章。

优婆夷 五十芥

写于2019.04.09

修订于2019.06.14

发布于2019.07.07

*解读《圆觉经》系列:

《校正版〈圆觉经〉全文阅读》

《解读〈圆觉经〉00:梳理十二章的脉络》

《解读〈圆觉经〉01:文殊师利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2:普贤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3:普眼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4:金刚藏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5:弥勒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6:清净慧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7:威德自在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8:辩音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9:净诸业障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0:普觉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1:圆觉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2:贤善首菩萨章》

《最终篇:总结〈圆觉经〉修行之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