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考试 | 第六章 结构化开发方法 | 系统分析与设计概

2021-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Levi_moon

结构化方法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流图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工作。
结构化设计是根据模块独立性准则、软件结构优化准则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的体系结构,用软件结构图来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实现系统的概要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以由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一)系统分析概述

系统分析是一种问题求解技术,它将一个系统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目的是研究各个部分如何工作、交互,以实现其系统目标。

1.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为项目团队提供对触发项目的问题和需求的更全面的理解

主要任务:

2.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1. 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
  2. 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 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4.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 编写系统方案说明书。

(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1.抽象

抽象是一种设计技术,重点说明一个实体的本质方面,而忽略或者隐藏不太重要或非本质的方面。

2.模块化

模块是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例如高级语言中的过程、函数和子程序等。
模块化是指将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简单部分——模块,每个模块可独立地开发、测试、最后组装成完整的程序。

3.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即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在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信息隐蔽原则对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测试性和可移植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4.模块独立

模块独立是指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简单。
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有两个:耦合性后内聚性。

(1)耦合

耦合是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一般模块之间可能的耦合方式有七种类型:

(2)内聚

内聚是对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一般模块的内聚性分为七种类型:

在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三)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系统结构设计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

2.子系统划分

(1)子系统划分的原则

子系统的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2)子系统结构设计

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3.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1)模块的概念

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特点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
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模块。
根据功能具体化程度的不同,模块可以分为逻辑模块、物理模块。
一个模块应该以下四个要素:

(2)模块结构图

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模块结构图由模块、调用、数据、控制信息和转接符号五种基本符号组成。

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符号

4.数据存储设计

根据数据的不同用途、使用要求、统计渠道和安全保密性等来设计数据结构组织和数据库或文件。


(四)系统文档

信息系统等文档是系统建设过程的“痕迹”,是系统维护人员的指南,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交流的工具。
文档的划分分为以下几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