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送行舟
2022-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鱼儿的七秒记忆
摘自网络图片
长安元年(701年),“诗仙”李白出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岁,他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在此,写下了《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乘船)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的楚地漫游。
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奔入广阔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变幻,形成了如海市蜃楼的景象。
我还是爱恋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正是诗人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也尽在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