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文字、心情和书一支小笔

许岑-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 xiyue学习笔记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xiyue手绘

课程内容:

发刊词 | 你为什么要具备研究能力
1. 研究必备的三种意识
2. 搜集资料:足量,但节制
3. 处理资料:运用批判性思维
4. 创造输出:督促研究的完成
5.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


笔记:

1. 研究能力是什么

研究,英文:reasearch,意思是彻底检查。(检查一方面是为了纠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
这里说到的“更好”,有时候是获取更扎实的知识,有时是掌握更先进的技能。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 ,包含两层意思:

  1. 在学习的时候为了学得更好而主动进入的创造性的探究
  2. 研究不是单纯地吸收信息。

研究和学习的区别?

研究是针对某个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索,是为了获得新东西。
学习是将某个领域知识或某个技能熟练掌握。学习最核心的部分是:练习、跟随和重复。

研究需要付出成本

为研究所付出的成本往往是巨大的,它包括财务的成本、时间的成本、精力成本,甚至还有试错的成本

2. 为什么要掌握研究能力?

这个时代变化这么快,想要在新世界和新机会面前表现得从容不迫,你不可以没有研究能力。
那么一个人具备研究能力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会把事情做好。同时,他获得新机会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他会不停地去发现。

—— 许岑

3. 研究能力需要具备的三个意识

作品意识、目标意识、局外意识
  1. 作品意识:研究精神的起点
    即,想要把一样事物做得更好。这样的内在驱动 ,会给你提供研究的精神支持,帮助你主动性研 究。
  2. 目标意识:防止研究过程跑偏
    针对研究内容要有清晰的目标。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刻盯住自己初始的研究目标,并时刻问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会不会影响研究的主线。
    我建议你,用一种上帝的视角来俯视整个事情的全貌,你才能守住目标不跑偏。
  3. 局外意识
    研究者一定是局外人,人们往往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里面过度沉溺。

    如果只是进入到文本当中而缺乏局外意识,那么永远也没有办法从文本当中凌空跃起,去进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寻。

    —— 许岑

4. 怎么进行研究

搜集资料

处理资料

创造输出

 1.搜集资料:足量,但节制

好的搜集资料的能力要能够同时把握两点:一个是足量,一个是节制。

怎么做到资料搜集的足量呢?


搜集资料又要做到节制,这个节制分为三种情况:

 2.处理资料:运用批判性思维

研究者要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也就是通过找不同和求相似,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分析事物的规律这些方面。

怎么用批判性思维去处理资料?
 3.创造输出:督促研究的完成

研究的最后需要有成果,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意识层面。因此,要用写作这种表达形式进行及时输出。

写作的方式,可以是独立的文章,也可以在问答网站上负责任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怎么才算一篇合格的、把研究结论成果化的文章?


给你的写作找一个“导师”

在研究结论成果化的输出过程中,讨论和导师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因素,一个能跟你发生不同维度的碰撞,一个能从更高的维度提点你。而一个好导师,既能跟你碰撞,又能提点你。

导师的作用:

5.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

学术论文的四个写作要点:Validity(正确性)、Reliability(可靠性)、Continuity(可持续性)和Universality(普适性)。 
增强研究的正确性

在正式写论文前要向导师提交一个Proposal,也就是论文提案,用意是获得导师对你论文正确性的认可。提案中会呈现你的论文要研究的核心课题、论文的结构框架,以及每一部分的逻辑关系。

在个人研究中就需要跟高手探讨或跟行家请教,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强我们研究的正确性。

关注研究的可靠性

可靠性就是你说的话得有出处。每一篇正规的学术论文,无论长短,在论文后面都会有一个Reference List,也就是参考资料列表。

事实上,论文的写作,讲究的是借力打力。在庞大的学术体系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你要将学术体系的某一个微小的分支进行那么一点点的发展,必须有扎实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你要有大量的学术阅读,以获得一个学术的背景。
借力打力——基于大量的学术阅读,把符合或者说适合你要表达的观点的内容引用出来,也就相当于我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研究中关注可靠性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做会使我们随时保持警惕,当我们看到某条信息的时候,如果不是“有据可查”的,我们可以对其持怀疑态度。尤其在网上,谣言和不实信息无处不在。
同时,我们也被提醒,说话和表达观点的时候,最好时时处处给出信息来源,以增强说服力。

持续观察趋势变化

我们阅读很多经济学和传媒学的学术论文,那些论文都是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学者写的,放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Validity(正确性)。这就是论文具有一个很好的Continuity(可持续性)。

在日常中的应用:不是单看当年的排名,还要看在过去的年份中排名的变化趋势。

研究的普适性

普适性指的是适用的范围广度。普适性强的文章具有良好的传播性。

普适性差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比不过普适性强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6. 良好研究的辅助工具

掌握英文才能做深入研究

要想做学术研究,或一般性研究做得深入,你还是要掌握英文。

因为,在西方学术体系还处于发达地位的今天,如果你不懂英文,就可能错过不少前沿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影响更深入的研究。

关注我 xiyue手绘,一起学习~
关注我的专题得到课程 | xiyue学习笔记
更多优质学习笔记,持续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