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快乐
写作的快乐
原创
2014年的秋天,我的儿子宋小壮出生,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开心极了的事。我的生活从此有了很大改变。之后的日子里,我常喜欢把目光从电视上,书上,窗外的世界里拉回来,凝视着这个小家伙日渐长大的脸庞,爱不释手。
今年夏天,宋小壮已经快三周岁,我依然没有对他有厌倦之感,反而更觉得离不开他。有很多时候我也曾多次问自己,为什么只要回到家看到宋小壮,就那么高兴?所有的不快都可以抛在脑后?后来我还问自己,我是否能把记录宋小壮这两年多的成长过程的文章一直坚持写下去?
而如果我不去谈一谈写作,我就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正如同一个令我倾心的物品,如果不对它加以详细的描绘,我就无法谈论自己对它的喜爱一样。这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事情。此刻,我要谈一谈写作带给我的快乐。
写作的快乐伴随着文章中记载的宋小壮成长的一幕幕,我会沉浸在强烈的情感之中。我的快乐并非来自那些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他所激起的心灵以及情感上的回应。我把这些事件看做某种收获的果实来加以品味。我品味到了成长的快乐,生命的价值,希望的力量,还有爱和依赖。
我品尝着文章中精妙细腻的情感,细致观察的力度,毫无做作的热情,以及坚持写作的毅力。尽管我知道我有些过分夸大对儿子爱的表达,会让人觉得如做秀一般,但从这些写就的文章中我获得的家人的鼓励,朋友的赞扬,网络上的支持,这些都让我平添了自信。因此,我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就像所有幸福的人会表现出的模样一样。
宋小壮的某些生活细节(他的成长,他对外界的认知,他的缺点,他的撒泼无赖),还有我在创作这些文章时的态度,都让我觉得,那其实就是在写我自己的人生故事。
通过记录宋小壮的文章在我身上留下的影响,并非仅限于我对他感到爱的部分,我叙述了很多不同场景,对文字的琢磨,对不同写作手法的尝试,以及对宋小壮细致入微的刻画(吃饭,刷牙,看书,呆萌的动作表情,还有诸多的对话,思考等)都时时陪伴着我。让我从一开始动笔时就很享受那种兴奋,那种进入一个与我日常世界不太一样的世界的兴奋。我认真琢磨着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我曾经认真琢磨我高中时考试试卷中的试题一样。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写下去的原因。
我把这些文章当作珍贵的物品,因为他让我想起那些在孤灯下熬到很晚时间写作的深夜,看着第一篇文章不太精练的文字以及过分修饰的用词,我不禁哑然失笑。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曾经回过头去读过很多遍。无论何时,只要我打开这些文章中的其中一篇,我都觉得仿佛当中的事件就发生在昨天。我喜欢这种感觉。
这样,写作的快乐,就与我将文章看作珍贵的物品的快乐交融在一起。因此,我会一直坚持着继续写,甚至有时,我会在一个月之内多写一两篇。它似乎是可以让我安心的一剂药。如果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刻,我觉得烦恼和沮丧,就会让自己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静静地坐一会,,写上一段后,我就会平静下来。现在,写作带来的快乐与宋小壮本人给我的快乐不相上下。而读这些文章带来的快乐与写作给我的快乐也正好旗鼓相当。
写作的快乐写作也有其痛苦的一面。你首先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最好是独处的房间,没有人打扰的时刻,,所以最好的时间一般都会在夜深人静之后,或者泡一杯茶,或者喝点咖啡,有时还需要从座位上站起,透过窗户凝望着外面漆黑的世界。等再次坐回电脑对面,耐心地凝视内心,一项任务就此开始。如何能够尽量复原记忆中的那些可以变成文字的时刻,需要怀着极大的耐心和执着。
写作并不是一蹴而就,除了耐心和执着,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网络作家讲经验,一般会说,,写文章之前,一定要根据题材,确定写法,也就是结构。先有主题(你想要表达什么),再构思情节。要写一个人物,首先你要把他当成真人,即使你想虚构,也必要相信他是真人,既然是真人就得有人生,你需要的是截取他的人生,但是,你的大纲或构思里得有他所有的人生。有情节就要有冲突,冲突都得从内心出发。写人物,可以写大量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多,就真实。描述心理活动,你得有一颗敏感的心,你得自卑,只有自卑了,才能知道别人怎么无意间会伤害你,你就比别人更喜欢去探究心理。
大师会告诉我,文学最需要讲述和剖析的,是人类的基本恐惧:担心被弃于其外,找不到自身价值所在,以及由此恐惧所衍生的自认无能之感(自卑); 还有群体的羞辱感,劣根性,卑微感,蒙冤感,神经质,幻象中的侮辱感,......每当直面这些情绪,直面人们表达这些情绪的那些非理性,夸张过激的言辞,就知道它们触及到了作者内心的黑暗面。
如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讲述自己的故事,如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般讲述别人的故事,如此,才是写作。
写作的快乐此刻,让我高兴的事情就是坐在这里敲着文字,同时将内心的所思所想找寻着恰当的词语描绘出来,我乐意这么做,尽管我已开始觉察到,我的快乐似乎具有某种威胁,要破坏生活本身的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