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巫山不是云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图片来自林琛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读过很多遍,有种百读不厌的感觉。
似乎很欣赏那些很深情的文学作品,喜欢那种用情至深的境界。
高中学《项脊轩志》的时候,感觉前半部分很枯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都快睡着了。但当我半梦半醒时,听到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当时瞬间就清醒了,忽然对那篇文言文来了兴趣。
虽然现在也记不得《项脊轩志》前半部分讲了些什么内容,但是尤其喜欢那最后一句,有一种点睛之笔的感觉。
记得好像有网友续写过《项脊轩志》,大概是“今伐之,为博小娘子一笑。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年少时。”
不能去评判续写得好坏与否,但是这也确实传达了一个观点——遇到你之后,从此我喜欢的人都像你。
可是也没有人能及你万分之一。江山如画,也不及你笑靥如花。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写了很多豪迈飘逸的诗文。可我却最爱他那首写给亡妻王弗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我却着迷于那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听一位名师讲过,古代夫妻有个很恩爱的细节——丈夫帮妻子画眉。就如张敞“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典故一样。
以前看《老九门》的时候,不仅被张启山帅到了,也被二月红感动到了。其中有一个画面令我记忆犹新,二月红帮丫头画眉。他的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苏轼和张先、二月红一样,也是一个深情的男子。跨越生死,遥寄思念。只不过是对原配妻子深情,对小妾无情罢了。
最近在重温巴金的《怀念萧珊》。这是巴金写于妻子死后六年的文章。我以前看这篇文章以及那篇《再忆萧珊》时,热泪盈眶,感慨一个男子在妻子逝世六年、十二年之后,再忆妻子,仍然会哭。或许说“再忆”不准确,萧珊就一直活在他心中,之于巴金,萧珊从未远去。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卿也为生生死死,生时,你在我身边;死时,你在我心里。再无一人能及你。
再轻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