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东坡之二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河畔小屋

苏轼于1056年,也就是十九岁首次出川赴京应举,第二年与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后因奔母丧,回川。嘉祐四年,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扶丧归里。熙宁二年初还朝任职。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这期间他曾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

苏轼曾两次到杭州为官,他在杭州的故事大部分与“水”有关。熙宁四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杭州通判。元佑四年,也就是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州。他与杭州的故事,大部分与“水”有关。

苏轼在杭州治水功绩突出,广为传颂的就是修缮六井和疏浚西湖。《宋史·苏轼传》:"﹝轼 ﹞后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馀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苏堤就是苏轼修建的。

这里插一下关于苏辙,三苏中最小的,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游历我们宜丰洞山,留有摩崖石刻诗,诗曰:

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

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

出世佛僧何处著,入群鸟兽不妨同。

眼前簿领何时觅,一笑相看丈室中。

这一处摩崖石刻诗,就在拾级而上去往洞山的路旁一块大石上,现在还能看到。

据史料记载,宋元丰七年(1084)春,贬谪筠州任盐酒税监的苏辙,与前来看望他的苏轼一同到洞山访云庵禅师时,写下了这首诗。字体为行书。(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