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职业误会】航空人的真的没你们想的那么体面
春节期间,又到了中国一年一度攀比总决选,各路热心的“评委”纷涌而至。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好心大姨问,毕业工作单位咋样啊?
“嗯,在航空公司上班呢”
“哟,空姐啊,真有出息,收入高又轻松!”
“不是呢,大姨,只是地勤啦,在地面保障航班啦”
“哦,那以后大姨坐飞机,给大姨免票啦,还有你表哥出差,给个优惠嘛…”
我也只能微微一笑说,姨,我不是航空公司卖票的,况且卖票的也有他们的规定。至今都忘不了大姨每次叨怨的眼神和语气,在航空公司上班,连张免票都不给我们。
这样的例子,自从进入航空公司做地勤,已经习惯了。气质优美的空姐,帅气潇洒的机长,免费坐飞机的签派,或许这是外界对航空人的第一印象。而航空人还有这样一群幕后工作者,保障航班上每一位旅客顺利登机的地勤人员,以保障航班为己任,没有节假日,没有朝九晚五,甚至没有高收入,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你惊讶我的朋友圈晒出的整齐划一的飞机照,殊不知这是在寒风凛冽或者烈日炎炎下不得不在机坪上坚守岗位,等待接送机时拍摄的;你羡慕我们上两天休两天的班制,确不知,我们上班时间有时长达一天24个小时连轴转,经常天亮说晚安;你赞叹我们上班衣着妆容的精致,然而确不知道我们粉底下面由于熬夜监控航班积累下多厚的黑眼圈与痘痘;你可以因为急事放下手头工作之后补上,我们却不能放下手头监控的航班不管,不然会造成航班延误。
在这个靠天吃饭的航空业里,尤其是梅雨季节,机场就变成第二个家了,最近有不少机场地勤猝死在柜台,或者地勤舌战群儒被泼水的新闻,其中心酸与真实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飞机延误有多重原因,比如天气,流量控制,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地勤所能左右的。而有些旅客确将满腹牢骚发泄到我们地勤身上,我们的常态是内心在滴血,脸上依然得面带微笑耐心解释。旅客漏乘了,也会怪罪我们,“怎么不让飞机等我们啊!?才晚到两分钟而已” 面对这样的旅客我们也只能是哭笑不得了。每一个航班背后都有115个航空人,包括地勤,机务,机组,运行控制,在为人民服务,这115个人在延误季时也只能是,航空虐我千百遍,我待航空如初恋。
生而为人,人艰不拆。记得微博上有一个段子。
除夕那天,上班的地铁人明显少了很多,大家相视一笑,互相点头示意,但眼神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共和国最优秀的人才,部门最重要的岗位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车厢。拖着行李箱的人羞愧的低下了头,但是没有人责备他,毕竟每个人能力有限,与其让他们继续工作,不如放他们回家过年。

(图片为自己拍摄)
“你猜我今天几点上的班?”
“4点钟的班车,科比说过为了增强体魄,他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吴亦凡说过,为了练球,见过凌晨四点温哥华的样子;你这也算是见到了凌晨四点钟的深圳了啊!”这便是我与同事之间的日常对话了。
每年春运,机场的旅客都是这样的多;

(图片自己拍摄)
我们地面服务部 旅客服务室每天保障进出港航班300多个,进出港旅客约5万余人次,因此我们地勤人员需要每天奔波在机场各处,保障每个航班的旅客顺利出行。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们的微信运动步数在忙碌中也已走到了2万步以上。多次高居步数排行榜前三名后,朋友笑说都会根据我的排行榜名次推测今日上班否了。

有同事在每天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每年春运,作为民航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平安护送每一位旅客回家团圆,这是一份令人骄傲的使命感。所以尽管自己不能回家过年,但也还是满满的开心。”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不易和感动,表面上看似风光的航空人,实际上也只能是痛并快乐着,所以写此文,只想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