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自己的小成长
昨天朋友找我,说明天有个演讲课,能不能让我去替一个女孩上课,有个3分钟左右的脱稿演讲。
我一听,挺来劲的。好久没有做当众演讲了,心里还是蛮刺激的,想着来挑战一把,就一口答应了。
然而,今天下午到了班里,我傻眼了,这个演讲老师曾经教过我。
思绪回到青涩的大一时代,这个老师是给我们卓越学院配备的演讲老师,在我眼中是水平相当高的,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我对她满眼都是崇拜。
当最后一节演讲课宣布结课了,我静静地等着同学们走光,单独找到老师。想着这次结课以后再没机会去上这位老师的课了,于是找到机会跟这位很厉害的老师聊一聊。我们总共聊了二十多分钟,老师对学生非常尊重,她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接受我的询问。
“老师,我觉得自己看了一些书,但是对我似乎没有什么作用。除了文笔略有点文采,感觉肚子里还是没什么东西,说话的时候也体现不出有什么水平,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青涩得有点笨拙的女孩问老师。
老师笑意盈盈:“那你看的都是什么书呢?”
“初中看各种小说,稍微文艺点的是《席慕容诗集》,高中还是看《席慕容诗集》,也看《泰戈尔诗集》,这导致我初中高中从来不会写记叙文,写作文一直都是从第一句就开始抒情,一抒到底。上了大学看《谁的青春不迷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乖,摸摸头》之类的,看得比较轻松。”
她给了我一些建议,读书方面让我多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并给我推荐我读一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
当然,后来我读了,连熊培云先生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也读了。但是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进步还是太小,后来我知道我缺的不是书,而是学习和思考方式。书看懂了,但是没看到心里。
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老师。
但今天,机缘巧合,我又见到了这个老师,心里着实激动了一会儿。距离我们交流的那天,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下了课,我迫不及待找到老师,先要微信。“老师,您对我有印象吗?”
“有,你不是这个班里的学生。”老师一针见血。
“嗯……我有个朋友今天有点事,让我过来替她一下。”我有点不好意思。
老师瞬间懂了,哈哈大笑。
后来,我跟她说我最近读了很多书,感慨自己最近很努力。跟她聊最近关注了很多牛人,眼界开阔了不少,跟她聊李笑来、万维刚写的书。
“谁是李笑来?”她突然问我。
我说:“他跟罗永浩一样,以前是新东方名师。后来成了畅销书作家,成了天使投资人,一不小心成了中国比特币首富。是一个超级知识IP。”
老师眼中小有惊讶,你居然知道比特币。
其实对于比特币我的兴趣并不大,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参与。我这个阶段更追求的是信息和知识,因为实在太缺。
后来我让她看了看我kindle的图书馆里的书,聊了聊我的感受和收获,聊到了我的小灶群打开了我的眼界并且带给我的巨大能量和动力,让我不断攀登和成长,我不时地看到老师眼中闪过赞许的色彩。
聊到最后我说:“我觉得自己以前知道得太少了,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现在觉得自己有太多需要去学习和了解。”
老师接着说了几句话让我很开心:“你现在在你的同龄人中已经很优秀了,你知道很多他们不知道的信息,有他们没有的朋友圈子,并且有这么强烈的学习和成长的意识,真的很难得。你现在已经比两年前大一的你成长了很多,这是我能看得见的成长。”
老师说“我要走了,一会儿还有课。我们以后在微信上沟通哦。你看到好的书也可以推荐给我。”
她已经走到楼梯口,突然转身冲我挥手再见:“恭喜你,你真的成长了。”
那一刻,我心里很激动很想哭,那是一种成长的愉悦,是一种喜极而泣的宽慰的心情。
小记:
人的认知有四个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从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二个阶段,我了解到自己以前是那么狭隘,用井底之蛙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好在现在终于来到了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知道得实在是太有限,以一个空杯子的心态,不断去获取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识,这其实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所以,从小白到高手,即便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一点也不怕,因为我知道,不断走过的路途中有我想要的一切。最重要的是,还有一群人在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