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忘我聆听的示范教科书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婷一停

按照我的计划,本周必须要完成这篇文章。前几天在当当网各类书籍作者的评选结果中,我恰好看到了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

个人觉得这本书之所以能在当当网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和它的题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

心理学作家榜单

单从这本书涉及的领域来看:有关人体、心理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预言等,堪称广泛至极,且就这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非浅尝辄止。

最初阅读这本书大约在10年前,依稀记得只是读完了文字而已,至于书中逐个记录的访谈内容以及涉及的学科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读懂,当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烧脑,并且对于为何要写这类书籍的动机一直很费解。

或许是为了医学研究,但我翻看了作者的背景,并非精神病医生,他的职业履历是某公司的项目经理。

10年之后,再次翻看这本书的契机,缘于我重复阅读的另一本书《月亮和六便士》,在那本书里,我看到了斯里特克兰天赋异禀的绘画才能,对绘画的痴迷追求,以及对绘画之外近乎冷漠的态度。

极具反差的性格,让我意识到天才的特质,需具备对某一方面的极致专注,而在其它方面近乎于空白的注意力。

只与天才有一线之隔的疯子,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几乎是第一秒我就想到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

精神病患者按照外在表现大概可以分为几类:侃侃而谈并且极具逻辑性的占三分之一,说很多但没人能听懂的占一部分,最后就是沉默类型的最多也占三分之一。

作者访谈的对象就是侃侃而谈的三分之一精神病患者。今天我想探讨的不是书里的各种推理和奇思妙想,因为如果不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似乎连和疯子对话的机会都没有。

大咖们对本书的推荐语录是多视角看世界,这无疑是对的,尤其是面对未知的领域,没有人可以确定对错,评判合理与否。

写这篇文章前,我很早就拟定了题目,从忘我聆听的角度来看作者是如何同各位精神病患者沟通的,以及它对于实现有效沟通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忘我聆听这个词,最初是从一稼老师的学员分享上听来的。顾名思义,不难理解,但具体到落实,绝非易事。

以听为主,尽量不打断,不插话

人们通常在表达上有非常强的欲望,尤其在遇到自己比较熟悉的话题时尤为突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样的情况非常容易把天聊死,更难达到沟通的目的。

另一种情形就是好为人师,热心给建议,还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开始巴拉巴拉一通讲。结果通常是一叶障目,既没听全对方的意思,更没搞懂对方的意图。比如对方和你叙述到底是为倾诉还是为图解决?

书中的作者因为是做访谈手记,所以在倾听上,做得非常到位。他只会在对方停顿或者明显需要回应的时候才会接话,其余时间都是在听,在记录,尽最大可能了解患者的内心和思想。

现实生活中,想要做到不插话,其实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如今人们普遍都追求高效,缺乏耐心,在倾听中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努力克制打断对方的欲望,告诉自己只有听完整,才能了解谈话的目的。

社群的一位姐妹曾经分享过亲身的经历:这位女士是位职场上非常成功的女性,她对于个人的成长十分看重,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学习。而她的老公恰恰相反,非常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还是多人合作对战。对此她非常不理解,多次规劝老公,但效果总是适得其反。后来她运用忘我聆听和老公进行了一次长谈,深入了解了老公对于游戏的真实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她曾多次有想要打断谈话的冲动,但通过不断地告诫自己,最终才让她明白了集体游戏对于老公的意义,团队合作完成某个目标,能够让老公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

知道了这样的结果,她觉得偶尔玩玩游戏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于是自己也释然了。

每个人寻求成就感的方式不同,并不是只有学习成长才是最有意义的,玩游戏也是一种方式。当她不再纠结于老公的游戏时间后,对方反而也开始注意她的感受,减少了游戏时间。

忘我聆听让彼此知道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在分歧面前,更容易达成共识。

对于双方的交谈基础,要有所准备

书中有一段内容是关于一位少年的四维生物理论。(理论我不做过多解释)这位患者是位只有17岁的少年,作者和他进行了长达7次的见面,每一次的交谈都趋于失败。因为这位少年想交流的内容是基于量子物理和生物学等学科的,具有一定的知识壁垒。

前7次的失败,不得不让作者去做充分的准备,他先后拜会了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又自己抽空恶补了量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后,才在第8次会面中获得了有效的交流,并作了详细的记录。

这位少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镇定,甚至还挂着一些漫不经心的表情,但眼睛里却充满了对于交流的渴望。为了走进他,作者不仅做了大量的功课,甚至在会面时还带上了专业的量子物理教授作为后援团。

同样在需要跟牛人学习,采访牛人时,提前将自己的认知拉高到和对方差不多的层级上,才能保证沟通更高效和有质量。

忘我聆听除了要听进去,还要保证能听懂,如果听不懂,先去补习,让自己能够有资格作为一名听众。

选择对方认可的沟通方式,获取信任感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精神病人,整天什么都不干,穿着一身黑雨衣举着一把花雨伞蹲在院子里潮湿黑暗的角落里,一天天地蹲着,大夫们把他架走,一旦有机会他还会穿着那身行头打着花雨伞又蹲到原位,非常执着。

很多精神病医师和专家都试图想和这位病人交流一下,但都无果,最终全部放弃。直到某一天,有位心理学家穿戴成和病人一样的衣服,撑着雨伞蹲到他身边,每天如此。一周之后,那位病人主动开口了,他悄悄地凑到心理专家身边,低声问:你也是蘑菇?

书中的作者也用过同样的办法接近了一个精神病患者,这位患者曾经是个很好的老师,每天除了吃饭就是蹲在石头或者花草前研究,几年如一日。之后作者用同样研究花草的方式接近她,最终有了和她交流的机会。

生活中的交流总会不自觉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很容易让对方关上心门,不将真实想法和盘托出,以至交流走向南辕北辙。

忘我聆听前,首先要得到对方的认同才能了解其视角和世界观。而这样的认同,需要用对方认可的方式,获取对方的信任。

始终尊重对方陈述,避免自我翻译

书里的访谈记录并非都来自真正的精神病人,有几个被访者其实神智非常清晰,他们只是对某一方面的问题陷入一个暂时无法理解的状态,并极其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能够有所突破,因此会不断地花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别人看来“非正常”的举动,所以干脆任由家人或者自己选择进入精神病院。对他们来说,医院成了能够专注自己最理想的地方。当问题不再成为困扰,或者豁然开朗时,他们会自动恢复大众认为的“正常”状态,自主选择离开医院。

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冠上“精神病”的标签,又怎会知道他们主动变“疯”的真相?

作者和每一个访谈者交流时,都会积极地跟随被访者的陈述和思路,试图用最客观的态度还原并理解他们的语言,而非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去判断和翻译那些内容,一经被修改过的内容,就无法作为真实记录被保存,也会失去访谈的意义和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论证严密,表述准确,这对于倾听者的客观态度、同理心都有一定的要求。

凭这样的基本素质,让作者能够安静地进入每个被访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原来每个头脑里钻研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理几乎都无懈可击,让他见证了这些少数不被世人理解的个体,他们的激情和执着。他们的可贵是他们不计代价地探索,不知疲倦地论证。

实际交流中,多数都是强势主导弱势,进而控制谈话,表面上看是赢得了话语权,实际对沟通效果没有帮助。

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最终没有解决问题。现实中表达能力较弱的人,很难打开自己,吐露心声,他们需要有非常安全的交流氛围,面对非常有耐心的倾听者,需要被肯定,被尊重,才能听到我们最想要的信息。如果断章取义,武断总结,妄加揣测,交流只会被中断或者停止。

忘我聆听,需要用无比谦逊的态度倾听每一个声音背后的思想。


海明威说过:我们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忘我聆听,是一种听的艺术,更是一种对未知的敬畏。

面对未知,智者从不轻易用已知去否定未知,或未经深入思考就急于否定,亦不会随意照搬盲从。

面对未知,用尊重的态度看待存在,用忘我聆听的态度去尝试了解,也是对自身的尊重。

存在即价值,忘我聆听,修养即品德。

愿每一个人知道了忘我聆听的价值后,都能真正做到,去体会听比说带来的更大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