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集美丽文档可尔必思·如人饮水

何为“君臣父子”——尊重是怎么获得的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35人  清月照天心

人并不是生来有了某种身份就该得到尊重的。所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就该有君王的样子,做好君主;大臣就该有大臣的样子,做好大臣;父亲就该有父亲的样子,做好父亲;子女就该走子女的样子,做好子女。古代的君臣关系,放到现代社会,类似于企业领导与员工,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后来宋代的“天人三纲”中,明确指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所以,如果君臣无义,父子无亲,夫妇无顺,就不配得到尊重和福乐。

而如果上级背德失道,他们也就不配做上级了。并且成为了“独夫”。《孟子》一书中有两段精彩的阐述。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偶览《孟子》,当他看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时,不禁勃然大怒,骂道:“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这老头要是生在今天,怎能让他辛免于难!)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并对诸大臣说,如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当时所有大臣均不敢表示异议,只有刑部尚书钱唐不怕得罪皇帝,他再次挺身而出,抗疏入谏,他说:“臣为孟轲而死,死有余荣。”当时朝中大臣都为钱唐捏了一把汗。满腔怒火的朱元璋本想拿钱唐开刀,但见他态度诚恳,坚毅不屈,便放了他一马。

无端端地将孟子逐出文庙显然是不得人心之举。一年后,朱元璋下诏称:“孟子辟邪说,辨异端,发明先圣之道,其复之。”把孟子的牌位放回文庙,配享如故。

然而,朱元璋对孟子的犀利言论仍耿耿于怀,他怕《孟子》把天下读书人都教坏了,更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深入人心,对大明王朝不利,便想出了删书的办法。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朱元璋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对《孟子》进行删节。刘三吾揣摸皇上的意思,共删掉《孟子》八十五条“有问题”的内容,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并将剩下的内容编为《孟子节文》一书。

所以,中国人真正的文化精神气质在孟子这里。孟子全书,眼界广阔,胸怀博大,凛然宏志,正气浩然。全书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读《孟子》一书,可以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胸襟气宇更加宽广博大。《孟子》,实为中国人真正的精神气质所在!

何为“君臣父子”——尊重是怎么获得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