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散文

读好自己这本书

2018-11-01  本文已影响24人  五月的罂粟
读好自己这本书

林清玄的《孤独是种大自在》中有一篇文章:认识许多大师的人。里面有一段话非常好,引起我的思考,这段话是这样的:最可悲的是,听这种人说话,往往没有终点,他自己讲大师讲久了,已经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旁听的人不知道他是在表达观点呢?还是只是背了许多大师的言行。

这让我想起一些读过很多书的人。有些人书读多了,自认为无所不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妙语连珠,说个不停,真的是没有终点,几句话就一个典故,几句话就哪本书哪本书的哪句话等等,他讲书里面的东西讲多了,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旁听的人不知道他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还是只是背了好多书中的句子。

回忆自己遇到的某些人,还真是如此,与他们交谈,那真是,整个一个背书大赛似的,一会儿一个书名,一会哪本书中的谁谁谁说过啥啥啥,听他们讲话就跟报书名似的,乍一听,觉得这些人真厉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了这么多书,博学多才,再一回味,觉得完全没感觉了。所说的话完全打动不了人,似乎都是些没有温度的东西,这就跟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一样。大量的词藻优美,语言华丽,文采斑斓的话语却一点不吸引人,也不打动人,比不上自己说的几个字。真正走心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的。每次收到那种转发的短信,我从来都是不看的,出于礼貌回一下,而自己出于内心的那种短信,我也会认认真真,走心地想一条回复。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道理,与人交流总是长篇大论,总是引据引证的人不会被人喜欢的,更别说打动别人,让别人认可呢。我们都喜欢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有时哪怕只是简单淳朴的几个字都可能让我们留下眼泪。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涤,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美好,是一种修养,是文化底蕴的蓄积,是为了让人继而变得更加美好。读书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不是为了炫耀而读,不是为了虚荣心而读,不是让我们展示几个书名,说几个优美句子,提几个作家名字来显摆的。读书只为了自己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让自己内心更加充实,平静,丰盈,读书只为内心能获得一片净土,获得一种喜悦,幸福的感觉。读书只是为了修炼自己,让自己到达一种更高的境界,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生有更清晰的认识,更正确的认识,可以让自己摆脱人世的各种束缚与牵绊,过得一种安宁,平静,幸福的生活。

书中有大师的思想,精髓,读书就是一场场与大师对话的体验,大师的思想给我们指引,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启迪,我们要借助大师的力量开启自己的思想之门,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经历,体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林清玄说得好,大师是我们的典范,是我们的坐标,是指南针而不是避雷针,我们要有自己的航道,才不会人云亦云,成为不会思考,失去创意的人。同样书是我们的指南而不是依靠。

莫让读书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只会用脑不会用心的人。莫让书控制了自己,让书中的内容完全吞噬了自己,一步步地完全跟着书而行,自己失去了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最终只会空洞地长篇大论,复述大师的话语,复制大师的思想与见解,却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人交流之时,展示在别人面前的是一个复读机,是一个机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书要读,大师的书要读,而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本书更要读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