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读”运 ,“读”具特色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教学运用得当,可使教学简洁而丰满。肖培东和余映潮老师教学中“读”运用的别具匠心,并具有特色。
一、关注副词和标点,设计朗读点
肖培东老师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让学生体会莫顿.享特紧张、害怕的心理时,我以副词“更”设计朗读品味点。
当莫顿.享特爬到悬崖三分之二处时,越想越害怕,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哎,掉头回去要摔死,那爬上去多好。可是一看,上面一一哎,莫顿.享特只好把身体紧紧贴在悬崖上,此时他的心理是怎样的,学生如何体会,肖培东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文中哪个词出现频率很高?
学生齐说:“更”字。
师:这几个“更”该怎么读?
一生站起来读得比较平淡,未能突出“更”字,自然体会不出莫顿.享特当时的心理。老师评价:我咋一点都听不出你的害怕呢?
又一生读时突出了“更”字,但语速稍快。
老师建议,“慢下来,再读。”
这次效果好多了,学生读时把“更”读重,并且读得很投入,读出了内心的害怕。
肖培东老师又让学生齐读,体会副词“更”表现人物紧张、害怕的心理。肖老师又建议把“更”字去掉,让学生读,再读原句作对比,副词“更”的作用显而易见。
在教学中,我们常关注到形容词、叠词的品析,忽略副词,肖培东老师却巧妙地关注到了副词。
在朗读品析中,肖培东在师也不忽视标点的作用。还是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教学父亲劝说莫顿.享特时,肖培东老师巧改标点的教学,让学生一下就读出了那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父亲。
师:现在,下来。要吃晚饭了。
师:你听,老师现在这么读。
师(读):现在!下来!要吃晚饭了!(严厉,高声,教师用感叹号来读语言)
师:老师把爸爸的话全部改成感叹号,行不行?课本里面都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句号。
师:这个爸爸看到自己儿子在悬崖上面怎么就不喊呢?声音再大点呢?
生:我觉得他用这样命令的口气的话,反而会让“我”更加紧张,觉得回去之后肯定要被打了。
师:有道理。这说明这个爸爸指导“我”爬下来的时候,不仅注意到了说话的内容,还注意到了说话的语气。
标点符号的改动,无需讲解,学生在读中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懂教育、智慧的父亲。
肖培东老师教学《驿路梨花》一课中也关注到了标点。
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开始学生读得很认真,但没赋予情感。
肖培东老师问学生老余喊这句话的心情,再看标点符号。在肖培东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读出了老余激动、惊喜的心情。
副词和标点中也隐藏着情感,流淌着文章气韵,表情达意上有点晴之笔的功效。肖培东老师的教学设计启发我们,不可忽视副词和标点,仔细揣摩,挖掘价值,并以此为钥匙,用“读”打开文本,洞悉文章精妙。
二、关注变化与情感,设计朗读点
《紫藤萝瀑布》一课,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时针对“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一句,用不同的重读方式,让学生读出了不同的情感。
师:文章当中重点把这两句话说了两次。“我在开花!”哪位同学读一读“我在开花”?紫藤萝应该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怎么嚷的。
一生重读“开”字,这个动词,体现了花奋力地在绽放自己的光彩,突出了生命的顽强!
师:对,没有“开”这个动作,不去努力做,再美的花都不能开呀!你想开花,你就得竭力地去做到哪一个字?
一生重读“花”字,花代表了灿烂的人生。
师:重读“花”!花,是紫藤萝最好最美的姿态,代表了它的希望和理想。我们一起来重读,花!
一生重读“我”字,体现出了自我,那是开花的自豪感。
师:也就是说,它是很普通的生命,可是普通的生命也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热爱。记住,我们很可能是卑微的,是平凡的,但是我们也要开花,所以,“我在开花”,重读“我”。
一生重读“在”字,说明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要现在!
师:也就是说,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因此,紫藤萝的这一句话,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读法。现在,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让我们笑着,叫嚷着去读。
一句话肖老师设计了不同的朗读点,不同的朗读学生收获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我在开花!我在开花!”语言点的选择,可谓蕴含深意,朗读指导,点拨设计,实在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余映潮老师讲《马说》这一课时,让学生关注到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
余老师让学生读中体会三个“也”的语气一样吗?余老师范读每段前部分,学生沉浸在老师的朗读中很自然地接上最后一句,语气也很合适。第一个“也”读出了惋惜的意味,第二个读出了不平的语气,第三个读出了愤慨的语气。
学生接着教师的范读了解了“也”字语气的和情感的不同。读好“也”字,这篇文章的情感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作者、教师、学生都是充满个性的生命,三者中起核心介质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发现蕴藏于文本之中的丰富教学价值,从而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的美丽花园。
三、关注意境与情味,设计朗读点
肖培东老师在《山羊兹拉特》教学中有“咩”的指导朗读,一个“咩”字的朗读,学生走进了山羊兹拉特的内心。
师: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待几天”,这时山羊兹拉特的这个“咩一”应该怎么读?要读出一种什么感觉?
生:要安慰主人。
生:给他一点信心。
(学生试着读“咩”,悠长有力)
师:安慰的感觉,给他温暖给他信心,要读出安慰的感觉。大家发现,山羊这时候说了几个“咩”?
生:两个。
师:这两个字应该读得一一
生:急促一些。
师:“我都说了,你应该听懂我的心哪!”山羊急于表达这样的意思吧?
生:是的。
师:“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这个时候的“咩”字要读得怎样?
生:很开心很开心。
师:哎,开心。情感,终于得到了回报。阿隆终于说出了这让山羊无比欣慰的爱的语言,这场暴风雪中最温暖的语言。同学们,老师读阿隆,你们读“咩一一”我们就读这几句话。
师(读):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待几天。
生(读):咩一一(很温暖,充满安慰)
师(读):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生(读):咩一一咩一一(急促)
师(读):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生(读):咩一一(欢乐,幸福)
一个“咩”字的朗读,使得学生披文入情。在“情感”主题的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感知文本内容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体会文本内涵的有效措施。
老师情境的创设,学生读,读出情感,读出情境,读出思想。学生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动。
以情运声,以声传情,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对文本的理解由浅入深,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居功至伟。”此言足见朗读教学的重要。教师“匠心‘读’运”,课堂“‘读’具特色”;学生才会在“朗朗书声”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表达能力,从而读书得间。
参考文献: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余映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肖培东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