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的氛围中走向成熟

2020-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军昌

        诗歌是人生最为忠诚的伴侣,对个体来说,每一个人的诗歌都是自己的心灵史篇,而对一个民族来说,所有人的诗歌总合起来,就是一个民族最为内在的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折射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体的悲欢离合,诗歌从来也没有离开我们民族的现代性进程,而是始终与其休戚与共,相伴相生。

      诗人是仰望着天空在大地上漫游的异乡人,诗学是“非人的诗学”,精神的高度、道德的担承、语言技艺的千锤百

炼,都使得诗歌写作成为一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诗人要面临艺术与政治、私人与公共、有意识的控制与直觉的灵感之间的矛盾关系。诗人被迫使用被各种意识形态污染的语言,而他要表达的却远远超出语言之上、文化之上、社会之上。

        诗歌承担着民族的良知、人类生存预警器的作用。诗人替普通人思考人类整体的生存困境,思考人类文明的内在危机,关注个体灵魂的真实处境,民生疾苦,自然万象,无不被诗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涵容其中,并冶炼出纯净的光明。在这个意义上说,诗人是在替整个人类承担苦难。我们应该感谢诗人,有他们的存在,人类不至于迷途,心灵不至于枯槁,灵性得以持存,语言得以净化。

      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地感谢火热的生活赋予我的灵感,更要感谢诗歌的心灵穿透,它让我们终生能够以纯真的目光看待事物,守护心灵的大神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