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搔痒——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 有的国家贫穷
过去几年读的书,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论影响力,《枪炮、病菌与钢铁》绝对是排名前列的,贾雷德·戴蒙德因为是生物学家出身转行研究历史,所以看待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与众不同,特别擅长通过研究气候、环境、物产、科技等这些因素,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历史。意犹未尽之余,看到这本《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自然也搜过来读一读。

感觉完全是在隔靴搔痒,前面几章还算有点联系,从地理位置与制度两方面分析国家的兴衰成败,过半就开始扯什么风险评估、建设性妄想狂,富贵病以及人类面临的挑战了。查了下背景资料才知道,原来本书是作者去意大利某个大学讲座整理而成,所以东拉西扯了一大堆,所以浅显而没有太多的系统性。
简单的说,在作者看来,地理因素和制度决定了国家的富裕与贫穷,当然,制度是决定性的,在同一制度下,温带国家比热带国家富裕,因为热带农业贫瘠病菌繁多疾病丛生。复杂悠久的历史有助于一个国家发展出好的政治经济制度。这倒是解释了同样加入了世界大家庭,我朝的发展速度,远胜于当年那些亚非拉穷兄弟。
同样是殖民地国家,资源贫瘠的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更容易发展成富裕国家,因为当年的殖民者没有可剥削的对象,只好自己带来大批移民从头建设;而那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收到了“资源的诅咒”,发展反而不如缺乏资源的国家(所以人均资源不足也是我朝胜出的原因?)
作者专门开了一章讲中国,并把大一统国家归结于地理结构的原因:中国是一体性地理结构而欧洲是区块化地理结构。大一统国家导致缺乏国家间竞争并导致失去了开拓世界征服世界的机会。
挺扯的。
我朝并非没有去开拓世界,只是当时的社会phylosophy,内圣外王,天朝啥都有,根本不不屑于征服世界。等被坚船利炮撬开大门,只剩下被征服的命运了。
归结于地理结构,倒不如归结于水稻。
毕竟水稻的种植,需要连续的水源,水源的规模而且必须是连续的,水源以及水利设施的统一管理造成了中国的统一。所以从一万多年水稻发现就注定中国因水而合多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