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总结

《共情力》读后总结

2019-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朱_c713

愿你拥有无尽力量,可以伴你爱的人度过所有的绝望!

——题记

共情的生理学依据

猴子实验,当猴子的神经网络隔离后,其无法产生共情,这种状态下的猴子,无法对其他动物的行为作出准确判别,他们不知道一个行为是善意还是恶意。他的生活犹如被隔离,被大脑中原始区域的愤怒和恐惧所驱使。

共情和同情的区别:

同情由即刻情绪所驱动,未经事实的深思熟虑。

压力会导致什么

压力(长期不被共情)运行机理

共情的好处

如何获得共情能力

共情是必要的

向母亲学习共情

共情的一大内容就是共情式的倾听

1. 错误的倾听:
2. 正确的倾听:

例如:对方刚开口,我已经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读心术是一种危险的感知方式,他完全把共情驱逐出去。
多听,少说。如果你一直是能说却很少倾听的人,你的行为本身已经把共情交流的可能性排除。

3 如何表达出自己的共情态度:(这个和共情倾听,可能有点类似)

注意:这个过程,需哟啊自我认知,细心的反馈,和大量的练习。

  1.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2. 放慢语速
  3. 避免瞬间决定
    4 . 留意你和他人的身体
  4. 从过去去学习: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过去有哪些偏见,你的精准感知能力就会受限。
    举例: 如果过去,你的父亲经常发脾气,你为此感到害怕。那么当你遇到一些很热情,却并不愤怒的人时候,你可能会变得过度敏感(作者怎么发现的,确实是)
  5. 设定界限,如果聆听着与讲话者的感情混淆,共情将毫无作用。

有八种认知偏差会影响共情:

  1. 指责他人
  2. 读心术
    • 我以为.. ;他这么做就是
  3. 负性偏差回忆
  4. 投射
    • 根据自己身上验证成功的理论,推断它人
  5. 微秒级反应
    • 爸,我抑郁了(中间时间在走呀走,走了0.5秒)
    • 你抑郁啥抑郁
  6. 个人化
  7. 假设相似性
    • 理解你,我懂你,我也经历过 等等这些词汇

《共情力》读后总结
共情力——实际操作解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